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133阅读
  • 0回复

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项目简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sky
 

发帖
3408
铜币
32529
威望
124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4-05

    一、民间文学(共计14项)

    1、黑暗传(神农架林区、保康县):1982年胡崇峻编制汉民族创世史诗《黑暗传》手抄本,以七字一句的民歌形式叙述了史前至明代的重大历史事件。

    2、钟九闹漕、双合莲(崇阳县):流传于崇阳民间的长诗,《钟九闹漕》讲述的是农民秀才钟人杰揭竿起义,《双合莲》是一则爱情故事。

    3、黄鹤楼传说(武汉市):包括“辛氏修楼谢恩”、“吕洞宾骑鹤飞天”、“鲁班神工建楼”等。

    4、伯牙、子期传说(武汉市):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在龟山脚下与樵夫钟子期通过高山流水之曲一见如故,结为知音。次年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却辞世而去。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琴。

    5、屈原传说(秭归县):以屈原的出生地乐平里为中心,周边覆盖归州、周坪、沙镇溪、泄滩等乡镇。

    6、王昭君传说(兴山县):王昭君出生于兴山县昭君村。王昭君是美的化身、和平的使者、民族团结的象征。

    7、尹吉甫传说(房县):尹吉甫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他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房县古称),死后葬于房县青峰山。

    8、黄梅禅宗祖师传说(黄梅县):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曾长期活跃在黄梅地区,有关他们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

    9、神农的传说(随州市曾都区、神农架林区):神农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典型代表,神农传说中的种种发现和发明,也就是那个时期广大人民的劳动智慧的集中体现。

    10、木兰传说(黄陂区):在黄陂广泛流传,包括“木兰出世”、“少年木兰”、“替父从军”、“塞外征战”等9个故事。

    11、孟宗、黄香孝行故事(孝昌县、云梦县):孟宗的母亲冬天思食竹笋,孟宗跪竹林,孝心动天地,雪地出新笋;9岁的黄香在暑热时为父亲扇凉床枕,在冬天寒冷之日用身体为父亲暖被。

    12、钱六姐的故事(咸安区):钱六姐出生于咸宁县马桥油榨钱庄,是我国汉族才媛型的机智人物。她的故事基本都是以吟诗作对的形式流传后世。

    13、李闯王传说(通山县):有关明闯王李自成的最后归宿,数百年来各种记载和传说扑朔迷离,其中一说便是他死于通山县九宫山。

    14、都镇湾故事(长阳县):都镇湾的普通村民大都会讲故事,内容包括神话传说、生活故事、鬼狐精怪、征战兵谋、善恶恩仇等。

    二、民间音乐(共计20项)

    1、宜昌堂调(宜昌市):宜昌堂调包括部分“菜调”、“茶调”和“大调”,俗称“堂鼓”、“坐堂调”、“坐堂吹打”等,因大多坐堂演奏而得名。

    2、马山民歌(荆州区):马山民歌取材广泛,歌词内容大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关,种类包括号子、田歌、山歌、灯歌、小调、渔歌等。

    3、潜江民歌(潜江市):大致分为劳动歌如《薅草歌》,就是农民在田间边劳作边歌唱;婚丧歌;祭祀歌;生活歌如《哪有闲空回娘家》。

    4、京山田歌(京山县):当地农民在劳作中演唱的歌曲。

    5、啰啰咚(监利县):其音域高远,曲调意境悠远,歌词内容和语言特点与监利南部百姓的生活习性非常贴近。

    6、沮水呜音(保康县、南漳县、远安县):主要在民间红白喜事和庙会等习俗中演奏,常与道士做法事配合,乐器有呜音(喇叭)、大号、马锣等。

    7、薅草锣鼓(神农架林区等地):一种歌唱和打击乐相结合的板腔结构的田歌形式,农民们在劳动中说唱。

    8、喜花鼓(建始县):因民间家庭生了儿子“整酒打喜时歌唱舞蹈狂欢”而得名,每首音乐旋律起伏动听,歌词连贯自成体系。

    9、利川灯歌(利川市):有记载从清朝开始,群众逢年过节、喜庆集会、玩采莲船时都要唱灯歌,传统灯歌在利川尚存十余首。

    10、老河口丝弦(老河口市):是民间艺人行艺和文人学士自娱相结合的音乐。聚会上,宾主分别坐好后,每人都要表演一段。

    11、长阳山歌(长阳县):长阳山歌种类亦繁,其中以号子类、锣鼓调子类为大宗,其次是小调和反映婚丧的风俗歌。

    12、牌子锣(黄州区、竹山县、新洲区等):一种由唢呐、簧笙、笛子、小锣等民族传统乐器演奏的民间艺术。

    13、吕家河民歌(丹江口市):吕家河位于武当山南神道旅游线的崇山峻岭中,流传于此的民歌内容丰富、曲调优美、演唱形式活泼多样。

    14、挑担围鼓(荆州市):一种独特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挑担架子为道具。主要乐器有云鼓、皮鼓、锣、钹、小锣、小钹及唢呐。曲牌有近千个,一般见于迎亲、送葬贺喜等场合。

    15、嘉鱼呜嘟(嘉鱼县):呜嘟为鱼形,新石器时代陶类古乐之先雏,其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

    16、建始丝弦锣鼓(建始县):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在外地戏班当琴师的建始人李世高回到老家,把许多戏曲曲牌和戏曲锣鼓与本地源远流长的薅草锣鼓和耍锣鼓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内容更加丰富、用途更加广泛的民间吹打乐。

    17、长江峡江号子(夷陵区、秭归等):流传在滩多水急的长江三峡西陵峡一带行船过程中船工呼喊的号子,以及装卸、泊船时呼喊的码头号手和搬运号子。

    18、赤壁脚盆鼓(赤壁市):赤壁市流传达3000多年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演奏场合由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到礼仪习俗、文化娱乐,尤以民间的舞龙灯为最典型。

    19、兴山围鼓(兴山县):又称“八音子”,是以唱为主的“八人班子”的坐唱形式,除击乐外还有笙箫管笛。

    20、土家族打溜子(五峰县、鹤峰县):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打溜子乐队。

    三、民间舞蹈(共计15项)

    1、土家族撒叶尔嗬(五峰县、巴东县):跳丧舞,又叫跳撒叶尔嗬、跳丧鼓,是土家族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

    2、建始闹灵歌(建始县):是对流行于建始县境内的“跳丧”、“转丧”等土家丧葬歌舞的统称。

    3、耍耍(宣恩县、恩施市):土家族人民爱唱爱跳的主要舞蹈之一,在宣恩城乡广泛流传。

    4、地盘子(咸丰县):咸丰县土家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它通过生旦丑三个角色间的打趣逗乐、插科打诨的表演,生动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喜悦心情。

    5、土家族摆手舞(来凤县):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大型舞蹈。

    6、麻城花挑(麻城市):起源于福田河镇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配以锣鼓、唢呐,组成一人唱,众人和的表演形式。

    7、宣恩土家族八宝铜铃舞(宣恩县):土家族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土家人祭祀先祖、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之时,便请来土老司跳神“解钱”。

    8、三节龙·跳鼓(云梦县):流传于云梦县以东的伍洛寺村一带。因龙由头、身、尾三节组成,与几十名击鼓者同舞而得名。

    9、肉连响(利川市):流行于湖北省恩施州境内的极为特别的土家族民间舞蹈形式。表演者用于掌拍击人体裸露的头、肩、臂等部位,发出有关节奏的响声。

    10、通城拍打舞(通城县):流行于通城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

    11、松滋滚灯舞(松滋市):流传于松滋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

    12、地龙灯(来凤县):起源于来凤县大岩村,流行于板沙界村、后坝村、三寨坪村一带,是表演形式十分独特的民间舞蹈种类。在来凤县流行了300多年。

    13、赶象(宜城市):以大象为题材的民间舞蹈。

    14、郧阳凤凰灯(郧县):郧阳凤凰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凤凰灯舞表演形式,表演按固定程式依次进行,并配以独特风格的凤凰灯曲调。

    15、端公舞(南漳县):一种以欢乐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间舞蹈,由巫师一人表演。

    四、传统戏剧(共计15项)

    1、傩戏(鹤峰县、恩施市):以请神驱鬼为目的之还愿演唱,堂屋院坝随意登场。它是祭戏合流、人神一体的演唱形式,原始宗教色彩较浓。

    2、荆河戏(荆州市):流行于湘鄂交界之荆河流域的地方戏曲剧种,有弹、高、昆三种声腔,以弹腔为主。

    3、南剧(来凤县、咸丰县):是以南、北、上路声腔兼昆曲、杂腔小调的多声腔剧种。分生、旦、净、丑四大行。伴奏音乐由弦乐、击乐两部分组成。

    4、襄阳花鼓戏(宜城市):其前身是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由于受到当时清戏、汉剧、湖北越调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

    5、山二黄(竹溪县):属汉剧的一个支派,是流行于鄂西北地区的皮黄剧种。它是随荆、襄移民带进鄂西北山区的楚调与地方方言民乐长期吸纳、融合而形成的。

    6、采茶戏(阳新县):流行于阳新县富水以南地区及通山县东部一带,唱腔以南河腔为主,于清道光年间在龙港一带兴起。

    7、随州花鼓戏(随州市):随州独有的地方剧种,早期是一些民间艺人身背小圆鼓,走村串户、沿门叫唱,卖艺谋生的一种手段。

    8、崇阳提琴戏(崇阳县):据传由临湘花鼓(今岳阳花鼓)流传过来而形成,梁山调腔系的支脉。

    9、梁山调(钟祥市):属于大筒腔系上的戏曲剧种,曾称为“良善调”,在汉水东岸的洋梓、潞市、长寿、丰乐等地曾一度称为“梓剧”。

    10、远安花鼓戏(远安县):是在远安民歌、民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传统的远安花鼓常为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出场,故又称“三小戏”。

    11、东路花鼓戏(麻城市、罗田县):早期名“迓戏”,俗称“哦呵腔”,后称“东腔”,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影响极大。也称“东路子花鼓戏”(今湖北楚戏为“西路子花鼓戏”)。

    12、恩施灯戏(恩施市):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唱腔主要有正腔和小调两大类,以恩施流行的花锣鼓和称之为“大筒子”的胡琴伴奏,用恩施方言演唱。

    13、鹤峰柳子戏(鹤峰县):柳子戏,又名阳戏,俗称“杨花柳”,是我州流传久远的五大戏曲剧种(南戏、堂戏、灯戏、傩戏、柳子戏)之一。

    14、巴东堂戏(巴东县):巴东堂戏起源于还愿敬神和吉庆贺喜的“跳花鼓子”,以巴东方言入曲和道白,用“大筒子”,“小筒子”和其他曲牌、杂调构成的声腔演唱。

    15、京剧(湖北省京剧院)

    五、曲艺(14项)

    1、湖北小曲(武汉市、团风县):俗称汉滩小曲、汉滩丝弦、外江小曲。由明清俚歌俗曲衍变而来,以唱为主,说唱相间。

    2、湖北大鼓(武汉市):俗称黄孝大鼓。由北方的“犁铧音”衍变而来。同治年间,鼓书艺人黄玉山等将北方语言改用当地方言,遂逐渐形成了富有湖北地方特色的鼓书品种。

    3、南曲(长阳县、五峰县):是湖北地方小曲中一个较为古老的曲种,亦称丝弦。它以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在曲坛享有盛誉,多在婚、寿等喜庆场合中演唱。

    4、恩施扬琴(恩施市):又叫恩施丝弦,自奏自唱,有生、旦、净、丑、末、副诸角色,一般不得少于三人,内容多取材于古典小说、民间故事等。

    5、说鼓子(公安县、松滋市):又名说鼓,清同治年间开始在荆州松滋西斋等地流行。后来韵白改用松滋县南部方言,音乐吸收松滋民歌部分曲谱,增加了管弦乐器。

    6、石首跳三鼓(石首市):传说起源于庄子“鼓盆而歌”。跳三鼓由三人或四人表演,分立唱、坐唱两种。表演以唱为主,间有插白(衬词)。

    7、湖北渔鼓(武汉市):说唱相间的曲艺形式。唱腔曲调主要由沔阳一带的民歌曲调脱胎而来。结合当地方言韵调,具有节奏明快、曲调高亢的特点。

    8、湖北评书(武汉市):用湖北方言讲故事,流布于武汉、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

    9、湖北道情(武汉市):是在洪湖打硪号子、天沔花鼓戏唱腔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在表演、曲目、曲牌音乐上不断积累演变而成的。

    10、利川小曲(利川市):流行于利川南坪、茶兴一带的小曲种。它的演唱多以“联曲”亦即“组曲”为主,伴以梆鼓、木鱼、跳板,配以二胡、三弦、笛子、唢呐,或坐唱,或站唱,或走唱,辅以动作表情。

    11、宜城兰花筒(宜城市):又称“楠竹筒”,渔鼓道情的一种。主要流传于湖北宜城境内汉江两岸的平原地区。以唱为主,唱腔板式严谨,字正腔圆。

    12、满堂音(鹤峰县):又名琵琶板,因其多在厅堂演出且吹、打、弹、唱同时发音而得名。艺人们自制的“土琵琶”,琴弦同度定音,无伴音的演奏方法。

    13、枝江楠管(枝江市):源于江汉平原的沔阳渔鼓,表演的基础是说和唱,它承袭了渔鼓以唱为主,唱、念结合的形式,表演者非常注重神态和情感的表达。

    14、打锣鼓(曾都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以锣、鼓两件打击乐间奏为主,中间无任何夹白。

    六、杂技与竞技(共计1项)

    1、岳家拳(武穴市):典籍记载,岳飞殉难后,有一支后裔散居武穴。岳飞的后代曾在余川、郑公塔一带广泛收徒授艺,岳家拳在武穴流传甚广。

    七、民间美术(共计6项)

    1、阳新布贴(阳新县):由阳新农村女性灵活运用不同布料,在底布上构图设计,经裁样、剪拼、粘贴、锁绣制作而成,具有各种精美图案的一种传统民间实用工艺美术品。

    2、红安绣花鞋垫(红安县):始于东汉、兴于唐、盛于清。是鄂东地区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集日用与审美于一体,为鄂东地区颇具地域代表性的民间女工技艺。

    3、天门糖塑(天门市):兴于明代,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以麦芽糖为原料,借助剪刀、小梳、小篾刀等工具制作成为工艺品。

    4、汉绣(武汉市):源于荆州、兴于武汉的手工技艺,融南北绣法精华,构思瑰丽,手法夸张,风格雍容华贵,极具楚韵遗风,是中国“十大名绣”之一。

    5、雕花剪纸(鄂州市、仙桃市等):在明末清初就以构图匀称、雕工纤细形成风格,与其他地方的剪纸相比较,主要在刀法上独具高超技艺。

    6、老河口木版年画(老河口市):木版年画有“北派”和“南派”之分,“北派”以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等为代表,“南派”则以湖北老河口、江苏苏州为代表。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5项)

    1、高洪太铜锣制作技艺(武汉市):与京锣、奉锣、苏锣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锣”。以发音洪亮、起手灵活、吃锤省力、调门准确、造型优美、品种多样而著称。

    2、武汉木雕船模制造技艺(武汉市):特别注重花纹装饰、镂空锼花和精工制模,不仅船体花纹清晰、匀称纤细,而且楼阁门窗、栏杆等处的花纹也处理得精细入微。

    3、高龙扎制技艺(汉阳区):武汉高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属切割式结构。从扎制框架开始就讲求蔑竹工艺的完整性;在色彩的选择上,高龙以红色、金黄色、白色为主调。

    4、大冶尹解元石雕技艺(大冶市):从明朝起,尹解元村民就开始雕文刻石。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浮雕作品构图严整,透视准确,空间感强烈,极具民族风格。

    5、蕲春管窑手工制陶技艺(蕲春县):湖北陶器以日用陶为主。以汉川马口窑,麻城蔡家山窑,蕲春管窑岚头矶窑三大名窑烧制的陶器最为著名。

    九、传统医药(共计1项)

    1、武当山道教医药(武当山特区):武当山历来有“十道九医”之说,凭着“一根针,一把草”,武当道教发明、传承了秘传针灸、按摩、内功疗法230余种,膏、丸、锭、丹等中成药近百种。

    十、民俗(共计6项)

    1、五峰土家告祖礼仪:告祖属土家婚俗礼仪,是儒学礼仪中“冠礼笄礼”的延续。明末清初经汉人传入土家聚居地五峰,并与土家文化融合,沿袭成俗,是儒家文化在五峰活态的留存。

    2、恩施社节:是每年必过的岁令节日,主要有“吃社饭”和“拦社”两大内容,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社日前,即社期内进行。

    3、嫘祖庙会(远安县):嫘祖首创植桑养蚕缫丝之术。古历三月十五日是嫘祖的生日,人们出于对嫘祖的崇敬,每年三月十五日,便在嫘祖庙前搭起戏台唱大戏,祈求嫘祖赐福施恩。

    4、潜江草把龙灯:制作取材包括竹、木、绳及稻草,一般分为7节、9节、11节和13节。每逢春节和遭遇瘟疫流行便有舞龙活动,以祈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汉阳归元庙会:自明末清初归元寺创建以后,到清代中叶汉阳庙会已颇有名气,每年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吸引众多的香客、游人前往寺庙观光、拜佛。

6、武当山庙会:从宋代开始,武当山道教都要在三月三这天举行法事活动,民间信士们都要到武当山祭祀真武,渐渐形成了武当山庙会习俗。 (记者欧阳春艳 王兴华 见习记者谌达军)

(责任编辑  袁志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