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老人喜欢种菜,或者帮助子女带孩子安度晚年,然而60岁的蕲春郑顺南老人却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花在了收藏书籍方面。如今他家中有十大柜子书籍,合计一万余册。
60岁的郑顺南老人,如今居住在蕲春县赤东镇三渡村 。老人是1952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出生的。1969年12月入伍 , 1976年3月退伍回乡后就担任三渡村民兵连长、村长等职务长 。 1993年,他辞职回家开办一家三渡米厂,他利用给村里派发报纸的机会一直进行自学。收藏书籍,老人笑着说,这完全是一种爱好。“有一小部分是祖上留下来的,更多的部分是我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废品收购站‘淘’回来的。”老人介绍说,他收藏书籍从18岁开始,如今已经有42年的时间了,积攒下来的书籍装满了整整10个书柜,“一共有一万多册呢!”
郑顺南老人最得意的收藏是一本发黄的墨刻印刷本的古书《五方元音大全》。古书已经斑驳,纸张微微发脆,但仍然是老人的最爱。郑顺南老人自豪地说,这本《五方元音大全》是他的爷爷留下来的,书的作者是明代的樊腾凤,是字典的一种,在清代和民国初盛行全国。这种字典用的是反切法,用十二进个韵母和二十个声母来拼音,“书我看了几遍,都没太看懂。”
除了一些古书外,郑顺南老人收藏的书籍中还有一些毛泽东的著作,《毛选》、《毛主席语录》都是一本不少。“我从小家里穷,是讨饭长大的。现在日子过得好,这都是毛主席和共产 党给我的啊!”因为感激,老人对毛泽东主席的著作情有独钟,各种文选都有涉猎。
郑顺南老人最大的希望就是藏书这一传统可以让后代传承下去,“如果我的后代没有这个爱好,我就把它们都捐了,也让大家都能享受到藏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