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广告.机构“诚招”高考“考替”
“诚聘高考助 考,大一大二优先录用,男女不限。”8日下午,记者在武汉大学校园内发现这样一则小广告。该机构给“助 考”者的薪酬着实不菲:1万元到2万元不等。
何为“助 考”?记者带着疑问按小广告上提供的电话拨打过去,谎称是高考生家长,想了解助 考服务内容。对方是一男子,该男子在电话中介绍,高考助 考有几种形式,其中一种跟家教差不多,为“1对1学习辅导”。“也有更高级的服务,就看你需不需要?”男子卖了个关子,随后又压低嗓音表示:“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我们可以帮其代 考。”
通电话的过程中,该男子显得有些急迫。他还反问家长:你的孩子在哪所高中?读文科还是理科?记者随口报出汉口的一所高中名称后,该男子说,去年自己的机构帮汉口一所高中的一名差生代 考,还考了600多分,最后那名学生进了一所省内重点高校。
记者质疑,现在高考极其严格,哪能那么容易代 考。男子信誓旦旦保证,高考主要是查电子作弊,代 考很难被查出。“你把孩子的照片给我,我找一个跟你孩子长得相似的大学生,高考当天,每个考点的考生那么多,保安不可能一一对着准考证查看真人与照片是否相符,照片跟本人有所不同也是正常的。‘考替’拿着考生的准考证混进考场绝对没问题。”
记者询问代 考价格多少。男子表示:过一本线12万元,过二本线10万元。“我请的考替都是武大、华科大这些大学的高材生,最差也能帮你考个二本。要是只过了三本,我连钱都不要。”
晚上,该男子又是打电话又是发短信给记者,要求当面商量代 考事宜,并称当面谈才谈得清楚。
记者暗访“武大硕士”查无此人
次日下午,记者来到事先约好的地点。这名神秘的高考代 考机构负责人现身了。
该男子个头中等,戴着黑框眼镜,看上去像一名在校大学生。男子很警觉,见记者年龄不像是高考生家长,提出质疑。记者解释,参加高考的是自己的侄子,考生父母不便出面,所以由本人商谈。
男子称,上午刚刚在汉口与一名蕲春高三家长谈完代 考事宜。“高考就快到了,省内不少家长打电话过来想请‘考替’,你们想请的话最好三天内交付订金。”他还表示,订金多少由家长随意,一两千也可以。
记者质疑,不知对方真实身份,万一付了订金机构蒸发了怎么办,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该男子再次保证:“收了钱我们就一定会参加考试,我们做代 考也不是一两年了,这点职业操守还是有的。”
见记者心存疑虑,该男子透露,自己是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研二学生,同时在学校担任辅导员。据他表示,办代 考机构的共有4人,其他3人的身份均为武大辅导员。
为取得记者信任,男子从包里掏出一本武汉大学的学生证,递给记者时还提醒:“只能看一眼,不能留底。”记者才瞄了一眼,学生证就被对方收回放进包里。“做我们这行也有风险,万一被记者盯上就不好了。”这名“学生证”上标注姓覃的男子透露,前年有个同事不小心“钓”了个记者,结果给曝光了,吓得大家那一年都不敢轻举妄动。
“你要是还不相信我们‘考替’,可以当面出卷子测试学生。保证分数不低于110分。”覃姓男子再次催促记者尽早交订金。他的理由是,交了订金就可以尽早找到“考替”进行高考复习。记者回应他,跟考生家人商量后再作决定。
记者随后通过武大校方核实,该校查无此人。
肆无忌惮网上代 考五花八门
记者上网搜索,关于“代 考”的信息铺天盖地,搜索量多达百万。雅思.代 考、司法代 考、自考代 考……只要有考试,就有所谓专业人士代 考。网上甚至还有为考生提供“枪手”服务的高考代 考.网。
记者打开某高考代 考.网站,负责该网站的机构在全国30个省市开设了“分支机构”。代 考项目五花八门,从英语专业四八级,到各专业职称考试,“考替”的服务范围极广。代 考费用不等,少则三四千元,高则数万元。
记者在该网站输入“高考代 考”,代 考费用一目了然:成人高考代 考枪手费用为2500元。本科起点费3500元,如果考上二本,在此基础上再加2000元。如果上了一本或重点提前批,枪手费用则高达6500元。
据称,有的骗子.网站还有专门的“枪手库”,考生把照片发给网站后,网站则在“枪手库”里查询是否有合适的“枪手”,并视“枪手”与考生长相相似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做假 证件。
警惕陷阱
“高考代 考”是个老骗局
“你相信高考代 考吗?”记者在本报家长群里进行了随机调查,不少家长表示“第一直觉这肯定是个骗局”。家长肖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朋友一年前就曾遭遇过“代 考骗局”。
肖女士称,朋友马女士的儿子是一名准备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在普通中学读书的他,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马女士在网上查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总部设在外地的代人考试的网站,她如获至宝,马上拨通网站上的联系电话。网站工作人员郑重其事地向马女士介绍代 考的程序,并告诉她代 考总价是15000元。工作人员要求马女士先交数百元的订金,等事成后再把全部代 考的钱补上。马女士觉得可行,第二天就先把500元订金汇到对方指定的账号上。随后,工作人员约她到一个指定地点见面,但在见面前,再次要求她再付2000元。理由是:“这是一笔保证金,主要是防止你在见面时带记者或警察过来,如果我发现你这样做,保证金就没收了。如果你没有带相关敏感的人士过来,这笔钱会在我们见面后退还给你。”马女士犹豫再三,最终心存侥幸地把2000元汇给了对方。当她再与对方联系,才发现对方的电话、QQ再也无法联系上了。马女士这时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经上当受骗了! 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黄老师告诉记者,所谓提供“代 考服务”的公司其实都是骗子精心编造的骗局。早在2008年,杭州警方就曾破获一起特大代 考诈骗案,十几名犯罪分子在8个月内,骗了全国160个县市的200多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该“行业”标榜的“枪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记者采访了多名曾经参加过高考监考的老师。他们指出,高考已进行多年,有层层完善措施和制度防止作弊,代 考者很难钻空子。考生不要抱侥幸心理,小心落入骗子设下的陷阱。
链 接
高考作弊最高停考三年 这些雷区踩不得
□本报记者金育
近日,教育部新修改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3号)颁布实施。对于高考作弊行为,教育部界定得更细更严,处罚力度也更大。作弊考生最高停考三年。考试院提醒考生,高考这些“雷区”千万碰不得。
雷区一:草稿纸带出考场
2011年,某省高考学生小林在数学科目考试中,感觉题目偏难,有的题在草稿纸上演算很多遍都解不出来,遂撕掉草稿纸,并于考试结束后把草稿纸带出考场丢到垃圾箱。监考老师在收草稿纸时发现此事,结果小林被以违纪处理,数学科计零分。
雷区二:携带存储考试内容的电子设备
高考生小邓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在进入考场时携带了MP4。结果监考人员发现MP4中存有一些科目包括理科综合复习资料,小邓的行为构成作弊。
雷区三:强制抄袭他人试卷
随着英语考试结束铃声响起,所有考生停笔,然而一考生的英语答题卡还是一片空白。这时,该考生迅速去拿邻桌考生的答题卡。邻桌考生虽然开始使劲按住答题卡不放,但担心撕坏答题卡,只好放手让该考生拿去抄袭。强抄他人试卷者被作为作弊处理。
雷区四:携带手机进入考场
小王在进考场时,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未交出自己的手机。但在考试过程中,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当监考老师说他的行为已经属于作弊时,小王还一脸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