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明“荆王府珍宝展”在宜昌博物馆免费开展,112件(套)精美文物吸引众多市民。

菊花纹簪

葫芦金耳坠

螳螂捕蝉簪

5月18日,“凤形金簪”吸引观众目光。
宜昌市博物馆“荆王府珍宝展”开展 千余市民冒雨前往
“哇,这头饰做工太精细了!”“宝石的颜色还是这么剔透,真难得!”昨天是世界博物馆日,市博物馆联合蕲春县博物馆举办的“荆王府珍宝展”如期开展。千余名市民纷纷冒雨前往,簇拥在每一件珍宝前细细欣赏。
据介绍,本次展出的珍宝共有112件,有凤簪、金镶宝石簪、拉丝金耳环、金镶宝石凤凰头饰、金镶宝石龙凤簪、金钗、金戒指等,数量最多的是簪和钗,其中,翡翠、珍宝等明代妇女精致头饰等文物精品造型玲珑精巧,以其精美的工艺述说着明代受封王室的生活。民风民俗和高超的金银制作工艺,给观众打开了一扇窥看明代历史的窗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荆王府出土文物从未如此系统地在国内任何一家博物馆进行过专题展出。这是第一次在蕲春县博物馆以外首次整体亮相。莲花、祥云吉祥图案的头饰流畅逼真;莹然如水蓝、柔细若游丝的宝石戒指熠熠生辉。本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广大文物爱好者可以前往免费观展。
荆王府“宝贝”连连看 金镶宝石三层菊花纹簪——这个头簪被层层栩栩如生的菊花纹饰簇拥,簪首共分为三层,花朵上共镶嵌宝石17颗。虽然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这些金镶宝石的珠宝依然熠熠生辉。
拉丝葫芦金耳坠——初看这个耳坠会被它奇特的造型吸引,耳坠采用精湛的拉丝工艺制作而成,看起来颇具动感,葫芦上搭满四个枝叶,纹路清晰,丝丝缠绕。S型的耳环钩更是令人叫绝,这样绝美的造型该是多么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而且是在300多年前。
金镶宝石珍珠螳螂捕蝉簪——这对簪子的簪首做成一螳螂在后,伸出一对前肢捕蝉、两只前爪抓住蝉翅而蝉欲逃的模样,生动活泼。花蕊是由金镶宝石制作而成的,螳螂腰部两侧各由细弯金钩穿着一颗白珍珠,妙趣横生。
(记者 梅妮 通讯员 阮晓雨)
相关链接 失而复得的荆王府珍宝 本次展出的荆王府珍宝,为明代“蕲春荆王”朱瞻堈家族出土珠宝,有多件国家一级文物。荆王府在蕲春繁衍世袭十代,子孙繁衍昌盛。1949年以来,蕲春境内一共发掘或清理了6座荆王府墓葬,包括“荆恭王”朱翊钜墓和王宣地区明郡王墓等。
2007年4月,藩王墓地(王妃墓)被盗,引起文物、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年12月底,将被盗文物全部追回。此次展陈的文物中,就有部分是被盗后追回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