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木,一草一叶,敷贴、入食、泡饮,中华民族就是用如此亲厚自然的方法疗疾愈病、强身延年。中药,是炎黄子孙的智慧的凝结,也是大自然对这个民族精神里与它传达友好的最好回赠。
而这些宝贵的礼物,就有不少最珍贵的部分散落在荆楚大地之上。
湖北省地理位置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气候温和。这就给了各种对环境需求各异的中药资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据统计,湖北省拥有中药资源种类数3970余种,在全国居第五位。境内的神农架、武当山区是天然药材的养育场。
而作为神农和李时珍的故乡,湖北又为中药这一靠传统经验和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领域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人文环境。
进入新时代,湖北省在中药的现代化生产方面,也发展出如马应龙药业、武汉健民、中联药业等一批老字号中药生产企业,拥有如龙牡壮骨冲剂、麝香痔疮膏、金刚藤胶囊、中联强效和“劲牌”保健药酒等一批销售过亿元的优势产品。
除此之外,在现代中医药研究上,高校云集的湖北也是神州大地人才聚集之地,如湖北中医药大学就拥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以及两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来自2010年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湖北已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41个,利川黄连、恩施紫油厚朴、板桥党参、襄麦冬4种地道药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湖北省还完成了资丘独活、荆半夏等5种地道药材商标注册,茯苓、黄连、玄参等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现场检查。可见中药材仍是未来湖北中药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投资的优质领域。
板桥党参
恩施板桥党参是中国四大名党参之首。板党根含挥发油、黄苓素、多种葡萄糖、微量生物碱、皂甙、蛋白质等成份,每克含硒量达0.04ppm。以根入药,是调理身体,益气、补虚、提高免疫力的最佳食材之一。具有补气血、养脾胃、润肺生津、治疗身体虚弱之功能。
板桥镇位于恩施市西北边陲,与重庆市奉节县接壤,既是连接鄂、渝、川的咽喉要塞,也是鄂西南通往渝东的省际边贸口子镇。板桥镇平均海拔高度1666.5米。春秋相连,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10℃左右,最适党参生长。据2009年统计,中国国内有20多个省市100多个县的流动客商云集板桥镇收购板党,恩施市每年都在板桥镇举办“中国板党节”,加大外销力度。板党年采挖8000多亩,年产量1000余吨。并开发有“白条党参”、“参之宝酒”、“参之宝花茶”、“参之宝袋泡茶”、“参之宝饮液”等深加工产品。
襄麦冬
麦冬草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麦冬生长良好。较耐寒,在-10C气温下不致冻死,在南方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过砂或过粘以及低洼积水的地方均不宜种植。忌连作,轮作期要求3-4年。 麦冬生长期较长,休眠期较短。1年发根2次:第1次在7月以前,第2次在9-11月,11月为块根膨大期,2月底气温回升后,块根膨大加快。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5℃左右低温经2-3个月能打破休眠而正常发芽。种子寿命为1年。
襄麦冬之所以药用价值特别高,与欧庙镇当地的气候特点有关。由于欧庙镇四季分明、空气与地面热量充足、土壤肥沃、水质优良,非常适合麦冬生长,使襄麦冬具有“白、干、净、匀、大”的特点,市场竞争力特别强。2008年襄麦冬种植基地通过了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的验收。“襄麦冬诸葛亮秘茶”在第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荣获金奖。
襄麦冬
麦冬草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麦冬生长良好。较耐寒,在-10C气温下不致冻死,在南方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过砂或过粘以及低洼积水的地方均不宜种植。忌连作,轮作期要求3-4年。 麦冬生长期较长,休眠期较短。1年发根2次:第1次在7月以前,第2次在9-11月,11月为块根膨大期,2月底气温回升后,块根膨大加快。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5℃左右低温经2-3个月能打破休眠而正常发芽。种子寿命为1年。
襄麦冬之所以药用价值特别高,与欧庙镇当地的气候特点有关。由于欧庙镇四季分明、空气与地面热量充足、土壤肥沃、水质优良,非常适合麦冬生长,使襄麦冬具有“白、干、净、匀、大”的特点,市场竞争力特别强。2008年襄麦冬种植基地通过了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的验收。“襄麦冬诸葛亮秘茶”在第四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荣获金奖。
恩施紫油厚朴
紫油厚朴以根皮、茎皮入药,有化湿导滞、消炎消胀、止咳平喘等功效;花蕾也可入药,有理气开郁、化湿的作用。临床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赤白下痢、气滞冷痛、肺气壅滞、咳嗽气逆等症。近代临床报导,单味紫油厚朴煎剂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有一定疗效。
恩施是紫油厚朴原产地,也是中国厚朴的集中产区。恩施市双河乡厚朴种植历史悠久,该乡水杉坝农民16世纪就开始栽种厚朴,并世代相传。《施南府志》载“凡生儿育女,须栽厚朴一坡(一般100余株),待儿女长大成人,砍伐剥皮,经加工后出售,以备婚嫁用物”,如此代代相传至今。因此恩施双河产的厚朴树龄长、皮厚、香气浓、油性重、质量好。恩施紫油厚朴是鄂西地区的小凸尖叶型地方品种,经过恩施独特的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厚朴商品药材,并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是湖北省驰名中外的地道药材。
2010年恩施市种植面积31.2万亩,最高年收购量是1988年的2120.8吨,占当年中国厚朴(包括温朴)收购量的60%,2010年前几年的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仍占中国厚朴(包括温朴)产量的30%。优良的地方品种和长期形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初加工技术,赋予了恩施紫油厚朴更多的文化底蕴,并于200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竹溪黄连
竹溪县素有黄连之乡的美誉,经植物普查,该县境内植物多达22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200多种,有“竹溪草木半是药”之说。竹溪南部大山区5个乡镇,平均海拔千米以上,不仅盛产上千种药材,草木药材地道,药性也特别好。早在明清年间,竹溪黄连就出口东南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竹溪黄连作为外贸出口的重要有机农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竹溪县为把该县建成全省最大的中药材产业基地、鄂西北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材加工基地,出台一系列政策助推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日前该县政府特别出台激励政策,由财政出资专设奖励基金,重奖鼓励发展中药材生产和营销大户,提高现代中药产业规模质量效益。
蕲艾
2010年4月8日,蕲春县政府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申报蕲春特产“蕲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请。随后,蕲艾被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省更是加大了对蕲艾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并将蕲春作为省里重点扶持的3个医药产业开发区之一,给予全方位支持,蕲艾产业因此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本报记者 夏启鸣
年产值10亿元年总产量12000吨供应周期2月-10月地理标志认证否销售区域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
麻城福白菊
福白菊已与浙江桐乡杭白菊、江苏盐城白菊齐名,产业规模和产能为全国三大菊花基地之首。福白菊产于麻城市北部山区的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五个乡镇,其中福田河镇为主产区。据麻城县志记载,早在公元997年就有种植,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种植载培史。 福白菊是扎根以福田河为中心的北部山区千余年的菊花品牌,经历了无数爱菊者的精心打造。由于我市福白菊种植、加工、经营水平的全面提高,其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杭白菊等名菊,福白菊迅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占领了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福田河镇全镇常年种植的菊农12000余户,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0亩,菊花干花产量2200吨。福白菊主产区的福田河镇被誉为 “中国菊花之乡”。
年产值1.2亿元年总产量2200吨供应周期1月-12月地理标志认证是销售区域全国各地
麻城天麻
麻城独特的地理环境,充足的原材料,非常适合发展天麻生产。尤其是麻城市东部和北部的10个山区乡镇,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适合天麻生产的阔叶林资源超过100万亩,加之山青水秀,出产的都是高品质天麻。
麻城市人工栽种天麻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市为推进天麻绿色产品基地建设,打造麻城天麻品牌,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建立了一整套生产技术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
2010年麻城市天麻产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种植天麻900万平方米,生产干天麻50万斤,累计实现产值1亿元。全市专业人才充足,实力雄厚,产、学、研机构配套完备,有天麻科技人员100多人,乡村级推广能人500多人,有天麻研究所1家,菌种厂3家,收烘加工厂5家。已建成5个天麻高产示范基地,一个天麻商品一条街,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天麻之乡”,现已与湖北九州通中药材有限公司签约。
年产值1亿元年总产量50万斤供应周期1月-12月地理标志认证否销售区域全国各地年产值2960万元单位产量1000余吨地理标志认证是销售区域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地区特点中药材分布恩施州被国家列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主攻中药材的生产和深加工全州中药资源2196种,主要道地药材为:厚朴、续断、湖北贝母、党参、黄连、当归、黄柏、杜仲、云木香。神农架林区华中屋脊,动植物种类丰富,被誉为“中草药王国”。民间草药闻名,颇具传奇色彩中药资源2128种,道地药材主要有:独活、天麻、杜仲、黄连、黄柏、厚朴、麝香大别山南麓中段包括英山、罗田、麻城县等,以低山丘陵地带为主,除植物药外动物药也中外闻名主要著名药材有:京山半夏、郧阳辛夷花、安陆银杏、枝城古老背的蜈蚣、江汉平原水乡的龟甲鳖甲。
湖北主要中药材聚集地
注: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 此帖被网络天下在2012-12-28 14: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