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10阅读
  • 0回复

舌尖上的湖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地人
 

发帖
2373
铜币
25189
威望
6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6-15







武穴佛掌山药生长于武穴、黄梅一带

“低于20摄氏度,山药就不会生长了。”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熊善柏介绍,佛掌山药主要分布在湖北的武穴、黄梅、蕲春等地的北部山区,因这一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比较阴凉,气温比较适宜,温度一般在20-22℃,并且土壤肥沃,非常适合佛掌山药的生长,尤其是当地的十里村、绿林村的佛掌山药最有名。

但由于受生长环境的限制,佛掌山药的种植规模不是很大,卖价相对偏高。据了解,2010年,广济佛掌山药栽培面积达到2000公顷,实现总产4.05万吨,创产值2.5亿元,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的梅川、余川两镇,现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佛手山药”生产基地。佛掌山药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佛掌山药的售价约10元一斤,这个价格比普通山药高一点。

佛掌脆嫩富含营养成分

“普通的棍状山药咱们经常吃,可佛掌山药吃起来口感还真不一样,脆而绵软,黏黏糯糯的,还有点像芋头。”食客小刘挑了一个小佛掌山药,皮都没有削,因为觉得这个山药的皮儿相当薄,去掉皮的话,山药的黏液中含有植物碱和皂角素会让人觉得刺痒。他很喜欢吃山药,但这样口感细腻却很独特。

佛掌山药的品种很多,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铁棍山药和怀山药,中医学认为山药养胃,其中的多糖和糖蛋白正好起这个作用。熊善柏介绍,佛掌山药的营养成分比普通山药丰富得多,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要也比其他山药多50%。但相比铁棍山药,佛掌山药的产量要小很多,所以能吃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

据介绍,经常食用佛掌山药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体消化吸收功能,还能补肾益肺,因而它当之无愧地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菜肴。

去皮、保鲜是难题

佛掌山药初春下种,10月到次年2月是采挖时间,一直以来,佛掌山药因种植期长,采掘加工麻烦、保鲜难等问题,很难大范围推广。

佛掌山药格外脆嫩、皮薄,因此采掘起来很麻烦,从地里挖起来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将它磕碰坏,给保鲜和运输带来了不少麻烦。此外,佛掌山药长得很有个性,也正是它这种个性,让它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更是不好去皮,通常情况下,利用速冻方法将山药藏在沙砾中保鲜,也仅能存储1-2个月。正是这些难题,让本来娇贵的佛掌山药,变得不利于市场推广和消费者消费。

有效开发成快销品

如此美味而营养丰富的特产,是上天赐予当地人的,可武穴人如何对它们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呢?

在山药产业化开发过程中,武穴市把产后加工转化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目前,武穴市现已建成一批山药加工企业。武穴市山药深加工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厂开发出了脱水山药片和提取高蛋白质的即食山药羹等产品,这样吃起来很方便,也便于携带。目前,梅川佛掌山药加工厂正在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开发山药薯片、山药速溶奶茶等加工产品,这些都是将佛掌山药开发成了快销品,所以这些山药加工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目前,佛掌山药已销往大多数一线城市和湖北周边省市,同时还利用网络发布信息,实现了网上销售年外销量达1.5万吨。

◇背后故事

佛掌山药之名,与武穴的历史文化有极大的渊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武穴名曰广济县,广济又源于“广施佛法,普济众生”的佛家禅语,古时的广济素有“佛国”的美誉。相传出生在广济的禅宗四祖司马道信喜食山药,且广济种植的山药形状大为怪异,酷似手掌,全身犹如金佛般的灿烂,故取名为广济佛掌山药。佛掌山药在此地种植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种植过程极为复杂,人们常把它当做小孩一般呵护,它也因此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金佛掌”。

山药挂面:2007年,武穴市万星面业公司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山药挂面,这种挂面绿色健康,煮熟后,黏滑尽去,泥芳尚存,厚实馨香,口感细腻、味道鲜美。

山药炖汤:用山药炖汤,营养非常丰富,而且格外鲜香。一般有山药炖排骨、山药鸡汤,佛掌山药不管你怎么煮一般都不会糊。

佛手山药片:这种脱水山药片,方便存储,能较好保持新鲜山药特有的营养成分和它的清香与甜味,容易煮熟食用。

山药汤圆:将山药捣碎成粉,放入蒸锅内蒸熟,加白糖、胡椒粉,调成馅再将山药馅与糯米粉小团制成汤圆,下沸水锅中煮熟就成了美味鲜香的山药汤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