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97阅读
  • 0回复

“十个确保”令人期待农友盼望落到实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ky
 

发帖
3462
铜币
23255
威望
18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6-26
  刚刚闭幕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十个确保”,件件关乎民生,激起了广大农友的热切期盼,一些来自基层的读者将他们的苦衷、盼望传递给我们,我们希望农友的愿望能早日变成现实。

  进城班车早开通

  “我们村村民时常往返蕲春县城,可却没有直达的客运班车,每次出行很不方便。”22日,蕲春县蕲州镇菩提村村民张正东称,这是全村人企盼了多年的心愿。

  张正东告诉记者,由于村里离蕲春县城不远,一些村民购买生活用品和农副产品都会到蕲春县城,一些村民的孩子也在县城读书,因此往返县城的交通对村民来说十分重要。

  据了解,因班车未开通,村民去县城主要搭乘私人面包车或骑摩托车。每次坐车,村民需要先打电话预约,私人车的车票比较贵,也不定时,要凑够人数才走。村民骑摩托车也不方便,特别是碰上酷暑天和下雨天就很麻烦。

  据村民介绍,现在菩提村开通了往竹瓦方向的农村客运班车。如果村里也有固定的开往县城的客运班车,那就方便多了。他们称,目前县城有开往蕲州镇的客运班车,如果该班车再多开几公里路,就到该村了。

  “希望能增设
"菩提漕河线"客运班车,让村民享受便捷服务。”(记者刘卫
通讯员严克林)

  盼望水、路能畅通

  天门市竟陵镇河堤村紧临武荆高速天门连接线,应该是一个生产条件较好的村。然而,水和路却成了制约村民生产发展的“瓶颈”。

  5月27日下午,河南驻马店开收割机的付师傅从武荆高速天门连接线下车,到村民的小麦地作业,路程不过500米,付师傅第一次选择的路,无法进田,第二次斗胆迈过了两道生产排水沟,穿过了一块已经灌水还没有插秧苗的稻田。付师傅感叹道:“进田没路,这里的老百姓太困难了”。

  因为嫌面积小、路不好走,本地收割机不愿意收割。该村8组的蔡耀宗、陈军平等村民说尽了好话才请来了驻马店的付师傅帮忙收割小麦。蔡耀宗2亩地共收获毛小麦300公斤,连成本都收不回。蔡耀宗说:“往年这田中稻收割完了,就成了冬闲田。在政策号召下,才种了小麦,今年下雨堰里有水,去年没有水,我们是望天收”。

  村民陈军平称:“现在都是机械化收割,村民早就盼着能把田间路扩宽一些,不然这样种田赊本。”(肖又平)

  盼新农合关照更全些

  “现在基层有技术的医生越来越少,成熟一个,上调一个,基层好医生成了稀罕物。”22日,谷城县赵湾乡鲁家油坊村农户叶军(化名)有感而发,前不久他因浑身瘙痒,到卫生院连续找了3个医生,一个说是“花粉过敏”,一个说是“血热”,还一个说是皮肤过敏。他抹膏子、吃西药、喝中药、打点滴,折腾了个把月,没有丝毫效果。只好转到县医院诊治,皮肤科医生不到一分钟就确诊为“疥疮”,仅3天,药到病除。

  城关镇茶庵村农民周平说:“县内就医与县外就医报销比例悬殊太大。”她称,今年4月,孙女在县医院检查患“过敏性紫癜”,经医院同意并出具相关手续,转入武汉市同济医院治疗,十几天共花去医疗费8700余元,而新农合只报销3000余元,报销比例太低。

  更令农户纠结的是,意外摔伤新农合是不能报销的。赵湾乡韩家山村秦中元一股脑列出许多事例:2005年7月,他骑摩托车将左腿摔成重度骨折,花去医疗费4600元;2008年冰冻灾害时,该村村民潘如凤到井沟挑水,一不小心将左手摔成骨折,花去医疗费5000多元;今年春耕期间,村民刘长才用牛耕地时,耕牛将他拉翻在地,把右腿摔伤,花去医疗费4000多元。按新农合规定,他们的住院治疗费全部由自己承担。“如果能扩大新农合的报销范围,农户就无后顾之忧了。”(谷城县政协委员 薛明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