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33阅读
  • 0回复

大学梦想为帆 寒门金凤正自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风吹杨
 

发帖
2812
铜币
30762
威望
84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18

饭后,田姣姣正在洗锅

“楚天金凤助学行动”启动以来,省内各地妇联积极行动,一批“金凤”提名者已经产生,本报今起将陆续刊载。为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寒门女生,本报记者已先期前往蕲春、十堰等地进行了探访,写下多名女生的励志故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回应资助。7月13日,记者马不停蹄地走访了孝感安陆和随州广水的两名期待上大学的坚强女孩,希望社会爱心人士能继续伸出援助之手。

广水田姣姣:逆境中绽放的梅花

田姣姣很喜欢一句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希望自己如梅花般能在逆境中坚强绽放。她做到了:高考632分,班上第一名。

这些年她拼命地考第一名

田姣姣2岁半时,她父亲在帮村里建设村小校舍时,遇车祸去世。第二年,她母亲改嫁。姣姣说:“从记事起,陪在我身边的只有爷爷奶奶。”她爷爷田明洛今年80岁,奶奶孙书美已84岁,年迈的老人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记者见到她奶奶时,老人佝偻着身子在田里做事,让人很是心疼。“我希望上完大学后尽快赚钱,让爷爷奶奶有生之年能够享福。”姣姣说。

姣姣是个懂事的女孩,她拼命地学习,拼命地考第一名,为了获得学校每次考试后给优秀生的100元奖金。这笔钱可抵姣姣近半月的生活费。姣姣说:“身边这么多人无私帮我,虽然家庭贫寒,我依然感觉很幸福。”

班主任王道金赞不绝口:“姣姣是个非常阳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跟班里同学的关系也好。她学习上完全靠自己。她从未感到自卑。她现在在打工赚学费,真是好样的!”

这个家培养出四名大学生

田姣姣的生活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她二伯田延银。母亲改嫁后,姣姣跟着爷爷奶奶住进了二伯家,一住就是16年。二伯就成了她身边最重要的亲人。

田延银告诉记者,前些年,他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欠了一屁股债,去年才把所有的债务还清。田延银自己有三个小孩,全培养成了大学生。这些年4个孩子读书,压力非常大。田延银没有选择外出打工,以种田为生,收入太微薄。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开始养猪,生活这才开始走上正轨。

姣姣说,“每次我不开心时,二伯总是开导我。他的压力也大,但他总让我不用担心,只管好好学习。”姣姣说,能顺利地考上大学,二伯功不可没。从田延银的笑容里,记者也感受到了那份溢于言表的快乐和骄傲。

安陆卢倩文:她是全家唯一的希望

在去卢倩文家的路上,记者一直在想她是怎样一个女孩,在经受家庭的磨难时,依然能笑对人生。记者与她通了电话,她的笑声,深深感动了电话这头的记者。

母亲说“女儿是我坚持的信念”

卢倩文的母亲徐明菊讲述时多次泣不成声:她的婆婆78岁,她老公有两个兄弟,一个聋哑,一个患有癫痫病,聋哑哥哥有一个智障儿子。老公因故双目失明……

在这样一个家,徐明菊用她母性的柔情全身心地坚持着。“很多次,我心力交瘁。有一年,为了给丈夫治病,我在农闲时去武汉一家餐厅打工,月薪1000元。因为家里用钱的地方太多,我一直做到年底才回家。后来女儿告诉我,我丈夫怕我丢掉他们一走了之,多次在家闹自杀。没办法,我只能在家附近打零工。家里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失明的丈夫只能放弃治疗眼睛。这么多年来,唯一让我坚持下去的信念就是供卢倩文读书。”徐明菊说。

姐姐说“她的大学梦也是我的”

记者采访时未能见到卢倩文,她为了筹措大学学费已去杭州打工,在今年高考中,她考了583分。在杭州,有一个人正用全身心的努力支持着倩文,她就是大倩文三岁的姐姐卢培君。

从家人和邻居的口中,记者得知,卢培君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可惜她在安陆二中读高三那一年,因妹妹倩文考上了省重点孝感高中,家中难以同时负担而辍学。卢培君曾说:“妈妈,我真的很想读书,但妹妹学习成绩更好,我去打工供妹妹读书。”

在与记者的通话中,卢培君这样说,“刚开始没觉得,到大城市打工之后才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因为没有高中毕业证,我只能做流水线工人。”卢培君在杭州的一家电子配件厂做工,月薪不足2000元。“不管怎样,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供妹妹读书!她的大学梦也是我的大学梦!”卢培君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