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06阅读
  • 0回复

儿子枪杀父母:被遗忘的亲情与孝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ny
 

发帖
2447
铜币
29726
威望
118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20

海豚妈妈背亡子回家与儿子枪杀父母两幅不同的画面,对比鲜明,发人深省。无论孩子多么不好,父母都把孩子当成掌心里的宝,不离不弃;而在有的儿女眼里,疾病缠身的父母竟然成了负担,弃之如敝履。
有这样两则新闻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强烈的对比,充斥着自己的大脑久久挥之不去。一则是:海豚妈妈背亡子回家。广西钦州三娘湾一只海豚妈妈驮着一具小海豚的尸体游向深海,像是要背亡子“回家”。风急浪大,小海豚多次滑落,海豚妈妈每次都顶起它继续前进。另一则是:“亲身儿子枪杀父母双亲”。儿子张建国熬制了一锅含有大量安眠药的汤,给父母喝下。此后,张建国持自制枪支射杀家中保姆及父母。作案动机是想帮长年患病的父母“解脱”。
如同海豚妈妈一样,没有哪个父母能够轻易丢下自己的孩子,即便你性格乖张,即便你肢体残缺,即便是相貌丑陋,你都是父母掌心里的宝。儿子失聪,妈妈陶艳波全程陪读,从小学到大学,十几个春秋,将自己变成儿子的耳朵;儿子患青光眼几近失明,母亲宁秀娥辞掉工作,牵起儿子的手:让我成为你的眼……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父母需要花费多少心血与汗水,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一辈子来报答,用真心去感恩。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懂得感恩父母。儿子枪杀自己生身父母,天理难容,就是禽兽也会鄙视。给父母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让老人安度晚年,是为人子女的基本道德,也是法律的刚性要求。可是,面对长年患病的父母,张建国不但没有尽孝膝下,而是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父母。即便他实施违法行为时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辨认和控制能力削弱,做出杀害亲身父母的举动也是逆天之恶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可是当下孝敬父母这一传统文化却日渐衰败。《论语》中提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是为父母的长寿而欢喜高兴,一是为父母衰老(临近死亡)而恐惧忧愁。可是,我们有多少人能够清楚的说出自己父母的生日,相反的是总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生日,思忖着那天父母会给自己什么礼物。
经济大潮之下,人人追求金钱、人人向往权利,又有多少人在乎亲情二字?大都市朝九晚五的生活,让我们忽视了太多,遗忘了太多。网上的一段话,也许能够表达我们的心情: 当我们还是小白兔的时候,会记得丛林深处回家的路。后来长大不怕狼了,我们开始携带着社会安插的某种“狼性”,越功利越堕落,有的人变得六亲不认,回家的路也遗失在现实主义的残酷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