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76阅读
  • 1回复

蕲春有一个残疾人歌手叫张年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风吹杨
 

发帖
2812
铜币
30762
威望
84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30

有 一 个 歌 手 叫 张 年 朋

-- 蕲春电视台 洪  峰 --

做记者10年,我是第一次传新闻视频到网上,因为自己的感动而介绍一位残疾人给大家了解、认识。让大家知道有一个人、有一位叫张年朋的残疾青年如此阳光地生存着。
我与张年朋素不相识。初识张年朋是我坐在家里看我们蕲春电视台“文娱频道”每个星期天晚上播出的“红歌赛”。在第二期节目里,一首《有缘人》是我第一次听到,感觉歌好听,选手人帅气、唱得好。于是记住了选手叫张年朋,来自张榜的农村。由于摄像有意掩饰,所以观众在电视画面上看不出张年朋的腿有问题。但是,作为职业摄像记者,我从他唱歌的表情和没有出现他在舞台上走路的画面来判断-----------张年朋的腿不方便。我当时只是一声叹息。
下一期是月赛,又看到张年朋站到舞台,这次唱的是《父亲》。“ 那是我小时侯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   哦 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  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  山里的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  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  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一首经典的老歌,张年朋唱得声情并茂、凄凄婉转。在歌声中,我看到了他那因为弯曲、颤抖而站不稳的腿……。曲终音静,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张年朋简单介绍了自己,也说到他父亲刚刚去世……。此情此景、此人此歌,我顿时泪流满面。我当时决定:去采访他,用我的摄像机和文稿告诉人们有一个不幸的人却阳光地活着。
     第二天,我去“红歌赛”节目组调出张年朋报名时的资料,拷贝下他两场比赛的画面。
     4月13日,一个干旱燥热的日子,我找到向桥乡毛咀村张年朋的家里(他从张榜的山沟里搬下来,迁到姐姐这里盖了栋2列3层的楼房)。乡亲们听说有记者上门采访,都热心地围上来。其中,一个叫王志成的货车司机没有出车,特意等我来采访,好为我提供采访素材。乡亲们的热心热情让我感动,也从中体会到张年朋在当地不是一个让人讨厌的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群众喜欢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媒体去宣传。
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或坐在我面前、或手握话筒唱歌的张年朋,笑容始终挂在脸上,话语总是充满激情,歌声依然动人嘹亮。于是,他给我的印象除了阳光还是阳光。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聊起了张年朋的苦难经历和传奇人生。我慢慢了解到残疾人鲜为人知的坎坷、苦闷、磨难,还有无奈和自卑。
张年朋曾经和他相爱的英山籍盲人姑娘有过一年多的婚姻,生下儿子后,她不辞而别,至今杳无音信。儿子现在在距离家不足100米的小学里读书了。这是张年朋至今的痛。一个月前,爱他如命的父亲去世了,这让张年朋再次经受打击。他说,红歌赛上的《父亲》,就是唱给天国的父亲的。说到这里,张年朋一度哽咽无语,我也躲在摄像机旁边擦去泪痕。
王志成在张年朋没在时无意告诉我,残疾人他也看到很多,但是像年朋这样靠卖唱努力地养活父母、儿子的残疾人不多,当地人都很支持他、佩服他。去年,当地中学一个什么主任嫁女儿,年朋闻讯照例去卖唱,不想那个什么主任当着众多亲友面前,赶年朋走,吼他“你在这里唱歌,丢了我的丑、、、、、、”,说了一堆难听的话。张年朋灰溜溜地收拾音箱话筒回来了。年朋对王志成说:不要我唱歌无所谓,白眼我受得多、受得住,但是被一个老师在人多的场合骂,我没有想到,才真正感到没有面子(自卑)。那个什么主任曾经教过王志成的书,为人耿直、热心挂肠的王志成听说后,事后打电话给那个老师说:“你不要张年朋唱歌就不要他唱唦,但是你说他丢了你的丑,我感觉这个话从一个老师的口里出来,太不应该了。有你这样的老师,我才感到丢丑”。
采访那天,果巧,又是碰到当地中学另外一个老师嫁女。张年朋本来不想再去这所中学唱歌,但是我说需要你平时唱歌的场面(画面)啊。他就去了。那个老师的家属又不要他在那里唱,张年朋就指我,说是有记者采访他。他们才勉强同意。我知道,不是因为我在,张年朋肯定又会被驱赶。我想,张年朋之类的生存不是一个简单的“艰辛”就可以去想象的。尽管有口号经常喊:让残疾人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但是我想,很难很难很难……。因为一个社会,不是只有有爱心人的那一种人,而是五颜六色的人。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啊!

人心有一种永恒的磁力,是指向纯美的。但是,生活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因此,人有时又需要用刚强的内心作城堡,而在外面竖起理性的旗帜。
做记者10年,看惯风花雪月,熟读诗词歌赋,采访过上百的困难家庭、“伤心人”。每每采访中,他们往往会反复强调家里是怎么怎么的困难。我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是希望我在报道时把笔墨着重一些,更好地引起领导和社会的关注而同情而资助。而张年朋呢,他在当天晚上打电话给我,说小时候家是特别困难,但是现在不困难了,希望我不要把他家写得那么穷困,免得别人去捐款什么的。放下电话,我想了好久,想起很多采访过的人和事,心里不禁一酸。其实在采访时,他也没有在我面前叫过一声苦。这也是我愿意介绍张年朋给大家的原因之一。
多年后,如果你还不能忘记一首歌,那么这叫感动;如果你还不能忘记一个人,那这就叫爱。我记住了一首歌,也记住了一个人--------------向桥乡毛咀村的张年朋。
无论怎么讲、讲什么,残疾人终归是寂寞的。
人生是路,我们总在路上。我们不能指望鲜花开道,但是我们可以祈求-------一路有树。我希望,大家记下张年朋的电话【13409686189】,如果以后在向桥之外的漕河等地有单位或者群众性的演唱会之类的活动,能够邀他下山来亮亮嗓、唱唱歌,他一定会义务演唱,而且会高兴和快乐。因为,舞台是他的生命,也是他的生活。

2011 . 5 . 25

离线风吹杨

发帖
2812
铜币
30762
威望
84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7-30
是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人,宁人感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