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29阅读
  • 0回复

香港票房综述:《蜘蛛侠3》王者之风(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5-07

  5月2日凌晨零时,《蜘蛛侠3》登陆内地、香港等各大电影院,揭开了2007年暑假档电影的序幕,也掀起了新一轮的票房风暴。而首映当天的票房,不但在北美轻易打败了去年的《加勒比海盗2》的记录而创下新的首映日票房记录,即使是在香港市场,也以700多万港元的票房成绩成为香港市场的首映日票房冠军者,而在周末票房上,也同样是高居榜首位置,远远的抛下第二名《明明》

  至于5月3日上映的华语新片《寄生人》,因为电影本身的主题陈旧、表达手法老套等缘故,再加上遇上《蜘蛛侠3》这个对手,票房成绩被挤出十名之外。

  香港电影周末票房排行榜(5月6日周日)

名次  片名 票房(万港元) 上映院数  上映日数  累积票房(万港元)
1  《蜘蛛侠3》     578     127     6     2860
2  《十分爱》      24      31     18     1141
3  《黑皮书》       4      2     11      46
4  《面纱》        3      5     18      116
5  《明明》        3      9     11      86
6  《憨豆先生的假期》   3      11     32     2102
7  《波特小姐》      2      3     18      87
8  《醒狮》        1      12     11      51
9  《史诗大电影》     1      5     18      240
10  《辣手枪》       1      7     18      226

  整体票房:今年来最好成绩

香港票房综述:《蜘蛛侠3》王者之风(图)
《蜘蛛侠3》来势汹汹

  好莱坞的暑假档提前到五月初的第一个周四开画日,大概是从1999年的《盗墓迷城》这部小黑马开始的,后来的一些暑假大片为了避免扎推而可能造成的两败俱伤,也乐于将暑假档提前,如《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战争》、《职业特工队3》等也都是在五月初上映,并取得不俗的票房。今年的五月档期也是强片不少,继这次的《蜘蛛侠3》之后,还有《怪物史莱克3》《加勒比海盗3》等续集电影陆续而来,为此后的六七八月的暑假档先来了高潮式的预热。

  《蜘蛛侠3》来势汹汹,首映日的香港电影超过700万港元,轻易的成为了记录的创造者。而截至于5月6日的周末为止,上映六天累积票房达到2860万港元,远远的超过了今年年初的《博物馆惊魂夜》的上映六天1900多万港元的记录,而接近于去年的5月4日上映的《职业特工队3》的总票房(上映71天累积票房约3039万港元——加上今天的票房成绩那么《蜘蛛侠3》的上映刚好一周的成绩就胜于前者的上映70多天的成绩),而即使是相比于去年的票房冠军《加勒比海盗2》,其首映的周末票房仅是370万港元而累积票房1337万港元,自是不可同日而言;如果再相比于当年的《蜘蛛侠》的累积票房2857万港元和《蜘蛛侠2》的3191万港元,更可看出《蜘蛛侠3》的来势之猛,大约下周末就可以轻易超过4000万港元,总票房大概也会在5000万与6000万之间,甚至有可能直追香港的历史票房冠军《功夫》(约6128万)。

  《蜘蛛侠3》的成功,再一次的证明了好莱坞大片的市场号召力,也预示了今年的暑假档期尽管有陈木胜的《男儿本色》、叶伟信的《导火线》等多部动作电影坐镇但却显得毫无光彩而再度的沦陷为好莱坞电影的市场。

  此外,相比于《蜘蛛侠3》的500多万的票房成绩,同期(5月3日)上映的何平的新片《寄生人》被挤出十名之外,成为票房的寄生者。何平是台湾新新电影中的代表导演之一,在八十年代末因为执导的《阴间响马·吹鼓吹》表现出浓烈的黑色悬疑风格而引起影坛的注意,后来的表现主义风格强烈的《十八》,因为其“拼贴般剪辑,哲理意味浓厚的镜像语言,强烈实验手法,及文字、图腾符号所流泻出的讯息”而成为奇特新颖的影片,再加上公路电影《国道封闭》和三段式影片《捉奸·强奸·通奸》,何平成为台湾电影中的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的导演,但这部《寄生人》尽管在影片前面形成了一定的悬疑与张力,但越到后面越是流于平俗甚至是不知所云,更何况还抛弃了他所擅长的实验风格,加上黄秋生范冰冰张家辉等香港内地演员们的“大杂烩”,成为一部不伦不类的作品,票房上也是节节败退。

  《蜘蛛侠3》:成长英雄所向披靡

  《蜘蛛侠3》的成功,除了是改编自漫画、续集、大片这三个表面的直接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即表现出英雄的成长过程的超级大片。

  《蜘蛛侠》系列的英文名是SPIDER MAN,即“蜘蛛人”——其实无论是从影片的英文原名或者是影片的思想内涵来说,称为“蜘蛛人”都比“蜘蛛侠”更加的契合影片。“侠”的说法是来自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韩非子、司马迁等人的说法,并随着香港的武侠电影的风行而被更多的华语电影人所称呼,蜘蛛侠、蝙蝠侠、神奇四侠……但西方文化是“人”的主体精神更加的被推崇的,文艺复兴、启蒙思想等一次次的西方文艺运动都是以“人”为主题;于是,相比于香港电影中的“侠客”甚至是内地电影中的形象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如《青春之歌》、《智取威虎山》等影片),好莱坞电影中更多是呈现出一个个“人”的成长,《蜘蛛侠》系列、《心灵捕手》、《未来战士》系列……如果将中国的所谓“大片”与好莱坞的“大片”甚至韩国的“大片”相比,在中国的所谓“大片”中更是看不到“人”在哪里,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等,只有一个个的符号,却没有“人”;而《未来战士》系列,阿诺·斯瓦辛格扮演的机器人杀手,从第一集当中的纯粹的杀人武器到第二集中被教导如何的体会人的感情世界并有了笑容再到第三集中的人性化,《指环王》系列,将魔戒送到末日之山的并非那些武功高深的“高手”,而是两个涉世未深的少年,他们在护送的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的诱惑,并在抵抗诱惑的过程中逐渐的长大成人,又如《哈利·波特》系列,魔法学校的多个少年的成长成为了影片的主题……

  《蜘蛛侠》系列作品中也并没有将彼得·帕克塑造为完美的英雄,第一集中他开始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甚至有些缅惦的中学生,只是因为一次意味被蜘蛛咬了而具有了特别的能力,后来因为跟对方的讨价还价而不开心而没有拦阻住一位歹徒,却也间接的害死了他的叔叔……第二集中他已经上了大学,但因为总要担当起“超级警察”的特殊责任,上课迟到、送外卖迟到、赴女友的约会迟到……他甚至过着没有钱交房租的贫困生活,并有着青少年成长时期的特有的困惑与疑虑(这时他的手指的织网功能就会降低甚至失灵),以至于将蜘蛛衣丢进了垃圾桶,但一次的意外的救火(他这时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跑进失火大楼救出孩子,被一名消防队员敬佩的称赞是“一名英雄”)再加上跟婶子的坦白往事后婶子的宽容使得他再度的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最新的第三集也并没有因为他是英雄而抹去他生活中的困境,尽管女友知道他是蜘蛛侠,但女友还是因为自己的事业、因为他的忙于当英雄而疏于照顾陪伴自己而烦恼,好朋友哈里知道了他是蜘蛛侠但并没有忘记父亲的死而要报仇雪恨,他甚至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嬉皮士的甚至是邪恶的一面(影片中通过外星不明物体的附体而体现,并通过台词、影片中的多次出现的镜子等各种意向而表现为这是蜘蛛人内心所深藏的另一面)……人的最大敌人正是自己,即使是身怀特别的能力的蜘蛛人。(而婶子的有一句台词特别的精彩,即“蜘蛛人是从不杀人的”——在三部曲当中确实是如此,他救人,或者因为仇恨没有给予帮手才间接的导致了对方的死亡,但是他是从来没有杀人的。)

  影片的人性化还表现在对于反面人物的刻画上,无论是绿魔还是章鱼博士,他们的本意都不是在于危害社会,只是因为高科技实验的失败而露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但他们还是内心深处有着美好的一面,而绿魔以自杀结束,章鱼博士也自杀式的引河水将即将爆炸的实验室所淹没,救人救社会也是救自己;在《蜘蛛侠3》中的两大反派(借用传统的说法),沙人犯罪是为了救他的身患重病的女儿但家里需要钱而多次的出去抢劫等,毒液成为毒液也是无意中被那外星物体所附体,即使是第二代小绿魔,他虽然对父亲的死耿耿于怀但还是在蜘蛛人面临困境时现身帮助甚至帮蜘蛛人阻挡了致命的一击……

  而伴随着成长成为《蜘蛛侠》系列作品成为影片的主题之一的是选择——在《猜火车》中表现出为青春的迷惘,但在《蜘蛛侠》系列中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你无法选择你的出生,但是你可以选择你成为怎么样的人,于是,蜘蛛人选择了继续当英雄,沙人选择了改邪归正,第二代小绿魔选择了帮助朋友,而绿魔选择了自杀,章鱼博士选择了救助世人……(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好莱坞主流电影的结果,还有那个蜘蛛人在接受赠与的纽约市的大门钥匙前,有一个特写镜头,是将蜘蛛人跟美国国旗并排在一起,而宣扬了这种美国的主流思想意识。)反观我们的大片,只有跪着生的,没有站着死的,更没有“选择”这种人的“主体”性的思维。

  其实,《蜘蛛侠3》并不是纯粹的娱乐大片,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并将东西方文化融合进影片当中,如影片最后的小绿魔帮助蜘蛛人,这是跟东方文化融合的一种体现,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宣扬的往往是西部英雄式的孤胆英雄,也被体现在《蜘蛛侠》的前两部中,而东方文化则主张桃园三结义式的“一个好汉三个帮”,《蜘蛛侠3》的结尾的混战既是为了更加的吸引观众,同时也是暗合了东西方的文化传统而吸引更多的民族观众;同时还融入了心理分析手段(如拉康的镜像理论)、古希腊文化传统中的恶魔性因素(蜘蛛人面对自己内心的罪恶感,章鱼博士、沙人等的内心的良知与邪恶的斗争)等,而成为一个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以寓教于乐的大片。

  本周新片

  尽管有《蜘蛛侠3》这部超级的大片在影院中所向披靡,借助蜘蛛丝而自由自在的穿行于香港的电影市场,估计要等到下旬的《加勒比海盗3》才能遇到对手,但是,与内地市场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不少的电影还是逆流而上,选择了在本周四上映,如邱礼涛导演的新片《降头》、梁志强的新加坡华语片《我在政府部门的日子》、羽住英一郎的日本电影《海猿3:终极海难》,以及三部好莱坞作品,即悬疑惊悚片《破绽》、恐怖片《28周后》和爱情喜剧片《真爱无价》,虽然这些影片的票房并不能与《蜘蛛侠3》的相提并论,但多样化的电影市场更为有利于票房的繁荣与发展。阿木/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