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芹文化源远流长,《蕲春县志》卷一建置县名中记载:“蕲春,建县于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以境地‘水隈多蕲芹’,取义蕲芹之春。”蕲芹明确记载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蕲春县地处鄂东边陲、大别山南麓、长江中下游北岸,素有“吴头楚尾”之称。这里气候适中、雨水充沛、灌溉方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极其适合蕲芹生长。研究数据表明,蕲芹不论是在外形或是内质上都优于其他地区的水芹。
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生物学家、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教授难波恒雄博士曾专程来到李时珍故里蕲州参观,在品尝蕲芹之后,欣然为李时珍医史文献馆题写了“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蕲芹菜除具有极高的保健食用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很好的保健、食药两用食物。
为了维护蕲芹质量、声誉,反不正当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保护蕲芹独特品质,打造知名品牌,推动蕲芹产业发展,蕲春县政府于2011年4月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申报蕲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2011年6月蕲芹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蕲春县境内,蕲州镇、八里湖办事处、赤东镇、漕河镇、横车镇等15个乡镇。
据了解,为使蕲芹发展成为蕲春医药经济的龙头产业,近几年蕲春县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蕲芹生产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采用较高的生产管理技术并建立强有力的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加强管理,控制到位,为项目建设提供实施保障。坚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有序发展,强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在示范基地设立农资专供点。强化综合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协会纽带作用,推行“四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订单生产。二是蕲芹生产加工企业坚持全面质量管理。企业通过了国家GMP认证或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坚持质量体系,严格运行,从原料进厂把关到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产品包装运输,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质量符合产品标准。三是立足科技进步,建立标准体系,制定《蕲芹种植技术规程》、《蕲芹》两项地方标准,与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配套,形成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于一体的标准体系。
目前,蕲春县已聘请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对蕲芹进行研究开发,拟开发蕲芹净菜、蕲芹茶叶、蕲芹保健片、蕲芹饮料等系列产品,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科学发展模式,走上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发展道路。目前,蕲芹产品远销北京等3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韩、东南亚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1年,蕲芹种植基地规模达到2000公顷,产量达到15万吨,按蕲芹生菜价值两元/公斤算,总产值可达3亿元。蕲芹深加工产品开发成功,其总产值可实现成倍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发展,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围绕蕲芹产业建设目标,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要求,充分发挥县域地理环境资源优势,不断加强蕲芹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建设,扩大基地规模,打造知名品牌,壮大龙头企业,预计到2013年,蕲芹标准化园区将扩大到两万公顷,产量达到150万吨左右,年产值过30亿元,蕲芹将真正成为蕲春县新的农业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