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蕲春县狮子镇创业标兵座谈会上,被邀请到台前畅谈创业感受时,胡广深情地说:“我是1999年下海创业,经过一番打拼终于闯出了一条致富路,这是党和国家对我的宠爱和褒奖,也是对那些正在创业或正准备创业的各界人士的一种倡导,只要你们肯闯肯干,一样可以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台下一阵掌声,这位满头银发的中年汉子安祥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的背后隐藏着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毅然放下“金饭碗”
胡广现年50岁,是狮子镇河口村人,父亲曾在村里当干部,胡广自幼聪明好学,19岁那年以全校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取了湖北邮电学校。农村的孩子懂事早,他的思维一向很超前,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还自学了软件技术。
“我可以只读规定的课本,但我认为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多学点知识总是有好处的。”1985年胡广顺利完成学业,被分配到黄石邮电局工作。当年正是初出茅庐的他,工作起来不怕苦、不言累,三年时间,电脑写坏了两台,稿纸写了20多捆。“我并不觉得苦,因为做事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锻炼、提高的过程。”事实证明,吃苦并不吃亏,别人试用期是一年,而领导看他表现出色,半年就破例为其转正,3年后就提拔他当科长。
大鹏展翅恨天低,1993年正值而立之年,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他深知外面精彩的世界大有可为,好奇心和自信心激起他强烈的创业愿望,通过多次到深圳特区考察,终于瞄准深圳一家软件公司的商机,10月份他毅然辞去了父老乡亲羡慕的“金饭碗”,放弃月薪1000多元的岗位,果断下海来到了深圳开始了创业生涯。
勇敢挑起“千斤担”
一个人来到深圳特区公司做软件谈何容易,但在他看来,只要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是完全可以取得突破的。
“我不是一个软件专家,但我可以从零开始。”他利用在大学期间学习到的软件开发技术,在工作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一遍又一遍琢磨,一次又一次实践。从事这门行当,融入他大量的心血和情感,但他无怨无悔,总在积极面对。这期间,他也认识了许多商界、政界的名人。一年后,公司软件技术终于得到了攻关,经济效益直线上升,他也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随着经验的丰富,人际网的发展,1996年他看到南山区自来水市场有待开发,在朋友的引荐下,他到南山区做自来水生意,但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有许多人靠干这行就业,这可不是一个轻担子。但凭着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自来水市场潜力很大,于是当年他果断投资500万元在南山区中心地带购买了一整套的办公大楼,建立一个大型自来水公司。
一个好汉三个帮,由于他为人慷慨,赢得了不少朋友和客户。在他们的鼎力帮助下,胡广设置了许多套方案,请他们提建议,再结合客户的要求,不断加以完善。方案确定下来后,为了让客户满意,把生意做大做强,他先后贷款200余万元建了一个污水处理厂,配齐了供水调度系统、污水厂自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智能建筑系统,这中间有过挫折,但他坚决不放弃。他深信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在他的执着努力下,慢慢生意越做越大,仅家乡人就有300多名被安排到他处就业。
他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不论是水质水费工还是维护都得到了客户的满意。为了营造声势氛围,取信于民,在1999年他又抢抓先机,办理了大型污水处理一级资质证。通过摸索,在管理上他很有一套,不搞论资排辈,凭实绩论英雄,不亏欠任何人的工资,千方百计把“心”留住。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离开,主动为公司献计出力。
乐意成为“爱心天使”
胡广经常说:“我虽然没有从政,但我当初作出抉择时就承诺,不误父老乡亲的期望,不误党员本色。”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2008年四川地震,他缴纳特殊党费2万元。2009年家乡修通村公路,他主动捐款5万元。近年来,只要是家乡失业人员到他们厂,他二话没说就帮忙安排工作,只要家乡“父母官”前来搞工作,他全力配合。而且每年回家,他都会主动到福利院、本村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家里看一看,每户最少送去500元的红包。
“作为我们这些创业成功人士,就好比从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那么这棵大树就要发挥作用,让更多人前来乘凉。”2010年回家过春节,看到本村何汉乔家困难,房子成了危房,孩子没钱上大学,他当即拿出2.6万元予以救济,并承诺孩子读书的事他包了,随后每年都寄回了学费和生活费。
今年,听说家乡街道改造升级,当即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计划在河口村建一个休闲山庄,日前设计图纸已经制订,既可打造成旅游景点,又是一处度假的好场所。“家乡创业大有舞台,虽然河口村山不高,但地势特别,很易取景,大家玩起来又不会很累,我们创业就要打破常规,开发意义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