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有人帮我家一把!”,想到自己夫妻含辛茹苦,省吃俭用,省下钱来给婆婆治病,结果婆婆没留住,才39岁不到的丈夫张建军又不幸患上了和婆婆同样的怪病,14日,蕲春农妇骆来春禁不住泪流满面。
5年内,长子和婆婆先后患怪病离世
骆来春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张建军今年39岁,是蕲春县刘河镇新铺村农民,年幼时由于家贫,才上完初中就回家务农,可聪敏的他学会了一手好泥瓦匠手艺,凭着一己之力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是村里人羡人夸的好后生之一。
村党支部书记龚金安也说:“张建军和骆来春夫妻都勤劳肯做,小家庭的日子原本也过得很滋润。只是在2007年以后,被一种怪病缠得筋疲力尽。龚书记说,先是张建军的长子发病,腹部上莫名其妙地长出一个大的肿瘤,并继而引起血小板减少,全身的皮肤只要稍一碰触,就会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尽管他们夫妻倾心竭力地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但最终仍没挽回7岁半儿子的生命。”
还没从丧子的悲痛中走出来,这个怪病又缠上了张建军的妈妈黄亚非,虽然小夫妻都非常孝顺,将婆婆送进同济医院等省级大型医院救治,但家财耗尽,今年5月2日,才59岁的张妈妈还是带着对儿孙无尽的眷恋离开了人世。
才将婆婆入土为安,丈夫又怪病缠上身
“才将老伴入土为安,儿子也出现了怪病的症状!”张建军的爸爸张国周,一位满是沧桑70岁的老农说,尽管儿子媳妇都很贤孝,可上天一点也不眷顾他们这个苦难的家。
他说,为给长孙子和老伴治病,儿、媳耗尽了积蓄,原本殷实的家也变成了全村最穷的人家。尽管自己已经年满70岁,但为帮衬儿、媳一把,他都一直坚持下地种田,好让儿子一门心思的外出打工,孰料今年6月份,这个怪病又缠上了才39岁的儿子张建军。虽然医生们都说,儿子正是壮年,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是最强的时期,只要送到大医院,及时救治,还是很有希望治愈,但无奈家里早已家徒四壁,只好将他送到刘河镇卫生院,凭着新农合维持治疗。
为救治丈夫,未成熟的稻子都卖光
“我们家实在是拿不出钱!”一直守在丈夫病床旁暗自垂泪的骆来春说,丈夫发病有些日子了!她说丈夫是做泥工的,脚上手上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一般过上个三两天,都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在今年6月份后,丈夫的腿只要被碰了,就青紫一大块,并无法消失,可为了维持这个家,他一直隐瞒着自己身体上的变故,坚持上工地做活,现如今,他的双腿已经看不到本来的健康肤色,全都是乌黑的淤青。
“要不是颈部以下的肿瘤越长越大,腹部也肿胀得根本排不出大便,我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面对记者的采访,张建军显得十分平静,他说,自己是家里唯一的壮劳力,虽然早就感觉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可一想到家中还欠着亲戚和乡邻们许多债务,就瞒着父亲和妻子,坚持到工地做活。
“我们求借无门!”张国周说,由于为长孙子和老伴治病,能借的地方全都借遍了,现在儿子发病了,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位亲戚朋友可以借钱,只好将稻田里尚未成熟收割的中稻,抵押给收购稻谷的农机手,借了1000元钱作为入院的医疗费,才将儿子张建军送到刘河镇卫生院。
悲情农妇,盼好心人伸手帮一把
“张建军的病情十分严重!”刘河镇卫生院的医生说,张建军患的是一种严重肝病,限于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他们曾多次建议其转省级以上肿瘤专科医院治疗,但由于患者的家庭过于贫困,只能一直留在卫生院里维持治疗。
“我们也想将他转院!”正用电饭煲下面条给丈夫做午饭的骆来春十分沮丧,她说丈夫的病牵动着社会上很多好心人的心,党委书记丁纳新、镇长丁珍桃先后到医院看望慰问,不仅给其落实了大病救助,还给其捐款,可无奈省城医院的治疗费用实在太高,仅靠这些捐助,他们根本无法完成转诊,还企盼更多的好心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