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45阅读
  • 1回复

“大兵 ”的不了情怀 记浠水县洗马镇财政所干部石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5220
铜币
34094
威望
325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9-08

巍巍大别山,处处不了情。在跨入全省“百镇千村”之列、通衢鄂皖、纽结英蕲(英山县、蕲春县)之间的浠水洗马镇,有一位长得硬朗、个头不高、貌似炭黑的铁血汉子,二十年如一日,始终以一位普通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着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始终以一名普通的党员的身份,诠释着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执着情怀,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恩社会、感动组织、感受人生的壮丽凯歌,他就是浠水县洗马镇财政所干部石祥。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石祥,现年50岁,出生在洗马镇农村贫困家庭,1980年参军入伍,1997年转业地方后安置在财政局就业,主动请缨回到故里洗马镇财政所工作。在他的人生词典中没有奢求,唯有感恩。因他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着军人坚忍不拔、感恩奉献、纪律严明的作风,故大家都习惯称其为“大兵石祥”。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这是石祥今生永不放弃的誓言。年少时的“大兵”,面对的是父母和兄弟姐妹因饥饿、疾病而撒手人寰的穷困现状,叔父收养了他,乡亲接济抚育了他,政府关照使他坚强地长大成人,可以说完全是父老乡亲延续了他的生命。岁月洗礼的“大兵”,17岁走进军营后,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认真践行着“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的誓言,不怕苦,不怕累,一边笃学深思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强化思想武装,激励自己当一名好兵,为父老乡亲当兵,为祖国当兵。一边刻苦钻研军事、科技、文化知识,接受部队摸爬打滚各种训练,所在的班中他总是第一个完成规定动作;在参加地方抢险救灾中,他总是第一个冲在最前;在拥军爱民联谊活动中,他总是第一个倾心投入参加;在对越自卫击战中,他不顾生命危险,第一个踊跃报名请战,胜利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重大任务。在近二十年的风雨兼程军旅生涯中,“感恩”一直伴随着他勇往直前,“回报”助推他的根本动力,“坚守”铸造着他的个性品格,“奉献”催生了他的理想信仰,他从一个“孤青”战士一步一步成长到营级军官,终于实现了开启人生美丽华章的第一驿站。
我是一个兵,回到老百姓

“我是一个兵,回到老百姓”,这是从军十七年,身居营职的石祥,转业到地方后,主动要求到最基层,最艰苦的财政所工作的夙愿。1997年作为营职转业,他完全有资格要求安排在条件优越、待遇富足、职位高层的岗位上工作。然而他主动放弃组织上的照顾,辞去财政局局机关的工作岗位,放弃营级干部的职务待遇,毅然选择到最基层的财政所工作,甘心当一名普通的乡镇财政专管员。当朋友对他的做法选择感到不解,他说:“我是一个吃千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农民儿子,回到生我、养我的老百姓之中,善待他们,把他们当亲人,他们就会把我当成自己的“儿子”,也是我一生最大的夙愿!”。带着深情厚意,他来到了广阔的田间地头,如同一位战士,全心投入到财政主战场上;带着为民服务,为国理财,他来到了条件艰苦而又任务繁重的基层财政所,如同一位少兵,坚守岗位,忠实履职,,在财政所一干就是近二十年,二十年来他不求名利,只求奉献,快乐地为生他、养他、育他的父老乡亲工作着,默默地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我是一个兵,服务老百姓

“他深知,作为一个服务人民群众的子弟兵,只有爱民、为民的情感是不够的。随着财政职业性质、特点的蝶变,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策储备的异常变化,如何肩负起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民生资金发放管理、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当今乡镇财政专管员永恒的主题,必须完全、迅速地掌握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履职本领,具备高素质的政策理论知识,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示新作为、争创新业绩。只有把落实党的惠农政策转化为农村稳定、农业增收、农民增收才算得上一个的“合格优等兵”。在求知若渴的日子里,他克服个人年纪最大、处理业务不“专业”、宣讲政策水平不高、电脑操作动手不快速等困难,以书本为师兢兢业业地学习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乡镇预算管理、会计基础等应知应会知识,很快进入角色;以拜群众为师,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打成一片,足膝谈心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并针对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入理分析,分类整理,形成综合报告,提请驻村国家干部、村干部“一事一议”,围绕解决实际问题,拿捏出意见和建议,很快进入了正常工作状态;以领导同事为师,单独请学,拜读心得体会,围绕民生资金的预算、计划、支付、清算重点环节、微机操作、专业会计业务办理必备知识等方面加强学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很快掌握了岗位业务技能,并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十几年来,凭着他的勤奋品质,在领导同事们的传、帮、带密度引导下,行武出身的他,财政业务能力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甚至没输过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十几年来,凭着对财政事业的无限热爱,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勤跑腿下基层,勤动脑分析和解决群众反映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勤动口把党的各项政策宣讲到千家万户,正确对待功劳、苦劳、疲劳,坚持把群众当亲人,把工作当事业,把个人得失当风景,共计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资金4000余万元,包村驻点的村级财务管理收支明了、账目清晰,无一起上访事件发生,如今真正成为了财政战线上名副其实的“优等兵”。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伦落人!
离线qcip

发帖
3392
铜币
14462
威望
249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9-11
写得太好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