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60阅读
  • 1回复

黄冈欲建“中国第一漂流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ky
 

发帖
3462
铜币
23255
威望
18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9-15

    今年6月至8月,我省43处漂流地接待漂流游客200万人,营业收入近40亿元,漂流项目己成为我省夏季旅游业的主打产品。全省43处漂流地主要集中在黄冈宜昌,而黄冈无论是从景区数与营业收入还是游客数量上,目前都位居全省的龙头老大。英山毕升大峡谷漂流,目前仍稳居于全省漂流景区的前三甲。
    黄冈漂流业发展潜力巨大
    黄冈11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列入大别山试验区。除英山毕升漂流之外,红安的对天河漂流,麻城天景山漂流、罗田进士河漂流、浠水三角山漂流、蕲春南天河漂流,武穴横岗山漂流,都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均将成为鄂东地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标志性项目。
    英山、罗田、红安、麻城以及团风、黄梅等县市,还有很多很好漂流资源值得开发利用。据了解,由贵州某旅游公司计划投资开发的罗田平湖漂流项目将以“两岸红叶、平湖秋月”为主题,开发打造舒缓平稳、水上漫步、昼夜该宜,具有文化内涵与体育特色的自助浏览漂流项目,规避翻船落水、碰伤的风险,且每年有6—8月的营运期。由英山毕升旅游开发总公司计划投资开发的黄梅七仙女漂流,其谷中峰峦对峙、飞瀑欢歌、树木葱郁、百花竞秀,如资金筹措到位,可开发成为全国一流的主题漂流景区。
    如何结合大别山红色旅游、人文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打造出有着更鲜明主题特色的旅游(漂流)品牌,把黄冈漂流业真正打造成为整个大别山区的旅游亮点,并逐步确立黄冈漂流业“中国第一漂流之乡”的主体地位,是摆在黄冈旅游业面前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黄冈漂流业需加强经营监管
    黄冈漂流业在景区数量与门票收入上虽位居全省龙头,但要确立黄冈漂流业“中国第一漂流之乡”的主体地位,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多方同心协力,要举全市之力,要把“旅游立市,旅游兴市”作为黄冈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加大投资力度。要充分体现“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经营模式。既要认真做好旅游发展的科学规划,又要解决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出实招、硬招,让人们欣赏、享受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休闲旅游生活,让大别山的子孙后代享受“靠山吃山”的甜头。尤其要在创新旅游、主题特色及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与提升旅游品质、增加游客满意度方面多下功夫。
    目前黄冈漂流业在差异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质量、规范经营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与欠缺。
    在差异化经营上,缺乏鲜明的主题特色。黄冈漂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打好大别山牌。各漂流景区应充分利用大别山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与人文资源,增加文化内涵,将文化、体育、旅游有机的结合,形成各自特色与优势。如毕升漂流景区,就没有很好的开发与利用毕升人文资源。而应让毕升文化融入漂流景区与漂流活动之中,使游客在漂流与游山、观景的过程中能够体会或体验到毕升文化的内容,并从中受到感染与教育,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在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上,与宜昌、随州等地景区相比,存在明显的偏差。一些漂流景区由于在经营政策上前后不一致,导致在游客和公众中出现信誉危机。另有不少景区在购买门票后,要求游客必须购买景区的15元一双的布鞋,不然就不能进景区,强制游客消费,而导致不少游客的投诉。还有部分景区的工作人员与保安执勤人员工作服务态度简单、粗暴,同时又不能及时、认真地处理游客反映或投诉的问题,导致景区形象受损,也导致了景区游客数量与经济效益下滑。
    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防护上,存在很多不完善与不足之处。很多游客反映:一些漂流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很不到位,不仅在道路设施、交通安全环境与游客接待、餐饮服务等方面不到位,而且在漂流完后没有热水沐浴,连水压都很不稳定。“最让人担心的是景区的安全防护,我们的橡皮艇翻了,胳膊和脚踝都挂了彩。”武昌一位白领在微博上展示了自己受伤后的照片,景区却表示无法负责。黄冈的一些漂流景区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
    黄冈漂流业应打造特色品牌
    黄冈漂流业,要想做大做强,打造“中国第一漂流之乡”这一特色旅游品牌,真正成为整个大别山区的旅游亮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与着手。
    成立黄冈“大别山漂流集团”,整合资源,规范经营。组建一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旅游漂流产业集团,编撰一部发展黄冈旅游漂流产业的十年长远规划,统一策划、统一包装宣传,制作统一的大别山漂业集团简介、画册、导游词;要学习借鉴庐山、黄山等姊妹山联营等先进的思路与办法,就像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一样,买两票游三楼,促进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拉动作用。
    要在全国建立黄冈旅游的营销网点,扩大自身影响;并与安徽、河南相关县市联盟,整合大别山旅游整体资源。让黄冈大别山漂流这一特色旅游品牌走出湖北,走向世界。
    黄冈目前登记在册的漂流景区有14家,各漂流景区行单影孤,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大局意识,占山为王,各自为阵,甚至出现相互杀价,鱼死网破的恶性竞争。因此,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或由一至二家有实力的景区牵头,组建黄冈“大别山漂流集团”或成立黄冈市漂流协会,让黄冈漂流业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集团化、区域化,并使之成为黄冈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共同维护与规范各景区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秩序。并在黄冈的每一个县、市、区与武汉、黄石、鄂州等周边城市,设立统一的漂流集散中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受益。同时加强对漂流景区在未知风险、投诉、安全、漂流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和漂流准入制度等方面加强监管力度。
    各县、市、区要由政府主导或牵头,依靠国家今年加强“三农”建设万亿元的政府投资契机,着力搞好旅游景点的道路、山林、水利、新农村、农家乐等配套建设等,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玩得安全,玩得高兴,把旅游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充分挖掘出来。寻求国家、省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引进境外资金项目,加快我市旅游产业开发,进一步提升黄冈在海内外的影响。改善公路及交通安全环境,确立“生态立县(市、区),旅游兴县(市、区)”发展战略,真正把漂流业作为各地旅游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来高度重视。英山是黄冈漂流景区(企业)最多的一个县,由最早的毕升漂流一家发展到现在有桃花冲、黄金谷、九龙等七家漂流景区(企业),居全市首位。但由于其系国家级贫困山区,受其地方经济环境与条件的制约,其公路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到位,路面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给交通安全带来极为严重的隐患,望能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各漂流景区(企业)在充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基础上,要发扬“敢为人先、迫求卓越”的精神,“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彰显各自特色与优势。充分利用大别山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与人文资源,增加文化内涵,将文化、体育、旅游有机地结合,形成鲜明的主题特色。并鼓励景区老百姓参与旅游活动,保证他们的切身利益,规范销售名优土特产的行为,并获得相关产业的支持和投资。让黄冈的漂流业,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漂流之乡”。
离线蓝蓝天上

发帖
72
铜币
75
威望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9-2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