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43阅读
  • 1回复

记蕲春县狮子镇创业标兵李建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各一方
 

发帖
1374
铜币
11498
威望
5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9-20
    “如果你心怀致富的梦想,可以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精彩的世界;如果你心怀感恩,请从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开始。”这是蕲春县狮子镇优秀共产党员、创业标兵李建生的肺腑之言,他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四川钢管公司的董事长,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一路风雨一路歌,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青云直上勇于“闯”
    1978年,李建生毕业于蕲春县狮子高中,那年仅5分之差,高考落榜,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没有复读,而是选择了参军。从踏上了从军之旅的第一天,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部队里加强锤炼,争取混出点名堂。那年他才18岁,白天随军锻炼身体,晚上自学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后大部分战友转业回乡,而他被留在部队。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能留下来已是够幸运了,但他对学习情有独钟,让人感到欣喜的是,23岁时他报考军事院校,终于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从而让全家人都吃上定心丸,给自己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
    在部队和军事院校期间,他勤奋学习,踏实做事,经常受到嘉奖。1980年,他在部队荣获抢险救灾二等功,下年在军事院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这个时候他赢得的不仅仅是尊严与荣誉,更重要的是他用意志、信念和拼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生财之道在于“诚”
    追求无止境,军事院校毕业后他顺利被分配到部队的一家钢管厂工作,由于他生性爱动脑筋,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年代,务必要掌握一些市场管理知识。他始终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反思琢磨,突出质量和管理,加强外界联络,学会基本市场营销,逐渐掌握了钢管生产的一系列程序和技术。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1985年李建生洞察到市场行情,觉得时机成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主动放弃钢管厂的优厚待遇,只身来到四川成都,与同事合股投资30万元做起了钢管生意。
    一个外地人在四川落地生根,做生意谈何容易,与以前在厂里四平八稳地做一份简单的差事,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期间由于市场动态不稳,竞争激烈,他也一度犹豫过,徘徊过,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看准市场潜力,找信息,摸行情,借资金,坚持在夹缝中求生存,因为他善于管理和处理人际关系,他的智慧和诚信终于打动了顾客,以一诺千金、优质服务赢得了信誉。
    “我一般不玩牌,不赌博,空闲时间总爱静下来,潜心研究市场需要,探索生意规则。”他认为商人最重要的是,捕捉商业信息,具备竞争力。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2006年李建生投资1000多万元在四川建造了一家大型钢管公司,他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以质量求生存,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慢慢发展到下面各县市。
    市场经济说变就变。2008年突然生意下跌,面临着非常大的危机,但他没有退缩,由于他是最大股东,他四处贷款,兑现对其他股东的承诺,工人工资一分没少。2010年,公司坚决走品牌化经营战略之路,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实行深加工、精管理、大促销,终于赢得了转机,如今钢材在当地营销市场异常火爆,成了远近闻名的诚实守信模范。
    回报家乡源于“爱”
    “我现在已年过半百,在外打造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赢得了一方市场,但这不是我的归宿,我总想为家乡做点啥,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家乡水土养育了我,父老乡亲鼓励了我。”基于这种理念,2007年村级修通村公路,李建生在经济正陷入困境的时候寄回了1.5万元;2009年回家过春节发现狮子村到中心小学的500米路面正在硬化,为促其加快进度,当即拿出1万元予以支持;2010年听说村部重建,他通过转账的形式汇回10万元现金,当年5列2层的办公大楼顺利竣工。
    强烈的感恩心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近年来,他帮助家乡人在四川安排就业有100余人,其中有10多人与他一起做钢材生意,普遍寻求到了致富路径。
    “下一步我计划回乡投资,在本地建一家企业,带动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就业。”李建生正准备回乡办厂,谱写新的篇章。
离线yycadmin

发帖
1995
铜币
22151
威望
5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9-20
蕲春人多年在外打工积累了不少经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