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33阅读
  • 3回复

钱塘江大桥超龄服役25年仍坚挺 被称为“桥坚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缘份天空
 

发帖
2673
铜币
26498
威望
77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9-28

   钱塘江大桥超期服役仍坚挺 令"豆腐桥"汗颜
  我们在课本上读到过它;在电视、邮票上无数次见过它;它最近又很红,刚刚上了杭州地铁单程票。
  它是“钱塘江大桥”。这位见证了杭州从战乱到和平年代的“老人”,昨天迎来了75周岁的生日。
  半个多世纪以来,身为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钱塘江大桥不断刷新着安全行车纪录,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在设计之初,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曾将大桥的寿命定为50年。然而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钱塘江大桥已超龄服役25年,如今依然伫立钱江潮头,巍然不倒。
  8月24日清晨,通车不到1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断裂……近几年来屡屡发生的桥梁垮塌事故似乎正以灰色注脚的方式,凸显这座75岁老桥的伟大。至今,钱塘江大桥已经连续保持了21870天桥身安全,近60年来桥体零事故的纪录。
  钱塘江大桥,这座被网友称作中国史上最强的“桥坚强”到底有什么秘诀?昨天,由省内外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一场纪念会给出了部分答案。
  严谨的设计施工,“炸药不放对都炸不掉”
  属于“桥坚强”的骄傲:从建成至今,钱塘江大桥被炸过多次,又几度在战火中涅重生。大桥至今没有进行过技术上的大修。
  2000年的维修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仅仅是更换了公路桥的桥面板。现在,每天从它身上通过的汽车依然达1万辆以上,火车超过150列。
  “我说一件事,你就能知道这座桥有多牢固。这是一座炸药不放对位置都炸不掉的桥。大桥的5号、6号桥墩在1937年、1944年和1945年被炸过,但至今仍能正常使用。”现任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大桥工区工长来海刚说。24年来来海刚都承担着大桥的维护保养工作,他的父亲、爷爷都曾是大桥的养护工。
   钱塘江大桥超期服役仍不倒 豆腐渣工程应无地自容
  ]1937年9月26日,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历距今已经有75年历史。设计寿命为50年的钱塘江大桥目前超期“服役”25年,然而每天仍通行汽车超万辆、火车百余列,未曾发生过桥梁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
  钱塘江大桥超期服役仍伫立不倒的身影不由得令人想起前不久被告知,因车辆“超载”而垮塌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这座通车不到1年的大桥引桥发生断裂,致使4辆大货车坠落,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因此,无论当事方用多少技术术语,公关技巧为大桥的垮塌寻找借口,都未能摆脱公众对该大桥是“豆腐渣工程”的怀疑。
  与超期服役仍坚不可摧的钱塘江大桥相比,通车不到1年就垮塌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也确实难脱“豆腐渣工程”之嫌。车辆超载,在国内是普遍现象。虽然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屡次强调、各种惩戒处罚措施也不少,却始终未能杜绝超载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钱塘江大桥也免不了经常被超载车辆蹂躏。但是,它并没有被摧毁,也没有被压塌。其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1937年的技术好于当前的技术,也不是行走在钱塘江大桥上的超载车辆不如哈尔滨阳明滩大桥上的重,而是因为阳明滩大桥的建筑质量差强人意。
  在GDP理念的感召先,各地方开足马力修建各项基础设施,却常常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并不是唯一被“超载”而压塌的桥梁。但是,我们真心希望它是最后一个被“超载”毁坏的大桥。当然,我们也不希望遍地都是钱塘江大桥这样超期服役的桥梁,毕竟“超期”意味着“隐患”,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惊人的悲剧。我们需要的是像钱塘江大桥一样质量过硬,经得起岁月和超载车辆考验的大桥。
离线缘份天空

发帖
2673
铜币
26498
威望
77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9-28

  “能够屹立至今,茅以升先生精湛的设计和当时严谨的施工功不可没。这座桥的设计非常出色。”桥梁专家、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凯锋教授告诉记者,和现在大部分的桥梁不同,钱塘江大桥从钢梁、构件到支座都可以更换。
  这也为钱塘江大桥的养护带来了诸多便利。郑教授介绍,钱塘江大桥曾在1964、1974、1993和2000年进行过多次维修,钢梁、系杆等也因此得以加固和更换。
  以大桥的15个桥墩为例,它们在战争期间都曾遭受过轰炸。有两三个墩伤害比较重,一些桥的部件当时被炸进了江里,但由于能够替换,所以能继续维持使用。
  而大桥的无名施工者更令人赞叹。160万美元的投资,又置身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钱塘江大桥的建造难度几乎是空前的。“当时国力、设备都不行,但仍能造出如此精品,茅老的认真精神恐怕是当前社会十分需要的。”
  年初已安装检测系统,及时掌握“健康指数”
  关于“桥坚强”的健康:岁月在铸就大桥荣耀的同时,也不可逆转地催其老去。
  郑教授说,2007年,他曾和上海铁路局桥检队一起对大桥做过一个整体评估,“桥毕竟年纪有些大,铁路方面,货车我们要求限速在每小时60公里,有两个桥孔的横向变形稍微有些大。”
  在郑教授看来,要让钱塘江大桥继续坚强,科学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近来有不少大桥坍塌的新闻,但是‘质量’不应被片面理解为施工质量,勘查、设计、管理养护以及政府的执行力,都是一座桥质量的一部分。”
  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钱塘江大桥车间,常年有30多名养护工负责养护大桥。
  目前钱塘江大桥的养护主要是更换铁路的枕木,钢梁则15-20年做一次重新漆装,养桥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掌握大桥的病害情况。
  来海刚说大桥目前大概有15处较严重的不可修复病害,比如部分钢架弯曲等。今年初,大桥安装了实时响应安全评估监测系统,以利大家快速了解大桥的“健康指数”,及时调配火车通行总量、速度等。
  “公路方面,上世纪90年代起钱塘江大桥公路已经不让货车通过了。”郑教授告诉记者,禁止公路货车通行,正是茅以升先生最早在其晚年所提倡的。
  “只要该限载的限载,该限速的限速,该维修检查的维修检查,我个人认为,钱塘江大桥再保持个10年肯定没问题。”郑教授笑言,只要保护得当,大家还要给钱塘江大桥过个百岁生日。
离线缘份天空

发帖
2673
铜币
26498
威望
77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9-28
  我们在课本上读到过它;在电视、邮票上无数次见过它;它最近又很红,刚刚上了杭州地铁单程票。
  它是“钱塘江大桥”。这位见证了杭州从战乱到和平年代的“老人”,昨天迎来了75周岁的生日。
  半个多世纪以来,身为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钱塘江大桥不断刷新着安全行车纪录,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在设计之初,著名桥梁学家茅以升曾将大桥的寿命定为50年。然而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钱塘江大桥已超龄服役25年,如今依然伫立钱江潮头,巍然不倒。
  8月24日清晨,通车不到1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断裂……近几年来屡屡发生的桥梁垮塌事故似乎正以灰色注脚的方式,凸显这座75岁老桥的伟大。至今,钱塘江大桥已经连续保持了21870天桥身安全,近60年来桥体零事故的纪录。
  钱塘江大桥,这座被网友称作中国史上最强的“桥坚强”到底有什么秘诀?昨天,由省内外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一场纪念会给出了部分答案。
  严谨的设计施工,“炸药不放对都炸不掉”
  属于“桥坚强”的骄傲:从建成至今,钱塘江大桥被炸过多次,又几度在战火中涅重生。大桥至今没有进行过技术上的大修。
  2000年的维修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仅仅是更换了公路桥的桥面板。现在,每天从它身上通过的汽车依然达1万辆以上,火车超过150列。
  “我说一件事,你就能知道这座桥有多牢固。这是一座炸药不放对位置都炸不掉的桥。大桥的5号、6号桥墩在1937年、1944年和1945年被炸过,但至今仍能正常使用。”现任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大桥工区工长来海刚说。24年来来海刚都承担着大桥的维护保养工作,他的父亲、爷爷都曾是大桥的养护工。
离线缘份天空

发帖
2673
铜币
26498
威望
77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9-28

  浙江日报讯 今天,杭州迎来了一个特殊的生日庆典,寿星在杭州人乃至国人眼中都很有份量:
  “他”最近很红,刚刚上了即将开通的杭州地铁新印制的单程票。我们在课本上读过“他”,在报纸、电视、网络、邮票上见过“他”,时至今日仍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
  “他”就是钱塘江大桥DD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我国现代化桥梁的里程碑。其设计者是我国现代桥梁工程泰斗茅以升。为庆祝“他”的七十五周年华诞,今天,4位院士领衔,300多位来自全国铁路、交通、中科院、浙江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杭城,共祝庆典。
  一项记录:连续21870天保持桥身安全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铁路桥历时近三年建设在抗战的烽火中正式通车,其后历经炸桥风波等岁月洗礼,屹立潮头75年,老而弥坚。至今,已经连续保持了21870天桥身安全,近60年来都没有发生过桥体事故的记录。
  前来祝寿的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说,能历经战火洗礼,至今屹立潮头,靠的是建桥者严谨负责和勇于创新。钱塘江地处入海口,潮头壁立的钱江潮与变迁不定的泥沙是两大难题。茅以升苦思冥想,最后从浇花水壶在沙土里射出小洞得到启发,发明了“射水法”,解决了在江底三四十米厚流沙层打桩的难题。“沉箱法”、“浮运法”,一个个技术难题就是这样被攻破的。
  1937年12月23日,对茅以升来说终生难忘,那晚亲自布置安放炸药、下令炸毁大桥的他写下8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当天下午5点多,在日寇铁蹄即将上桥之际,钱塘江大桥的两座桥墩被毁,五孔钢梁断落江中,那时大桥刚刚通车才89天。
  钱塘江大桥在1953年才得到全面恢复,多根桥墩在1937、1944、1945和1949年的战火中四次被炸,但修复后均能继续使用,并保持了近60年来的零事故。这其中,除了大桥建设时的优良设计和施工,与大桥守护人的坚守、细心、执着密不可分。
  在大桥东侧,驻扎着大桥的养护人和守护神。现任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大桥工区工长的来海纲,24年来都承担着维护保养工作,他的父亲、爷爷都曾是大桥的养护工。
  “我们的固定检查时间是晚上23点58分,一直到凌晨1点28分,那个时间没有火车经过,就是天黑会有高空坠落的危险。”
  除了日常的敲敲打打、上漆换枕木,桥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掌握大桥的病害情况。来海纲说大桥目前有15处比较严重的不可修复病害,主要是部分钢架因战火爆破弯曲等。今年初,大伙还给大桥做了实时响应安全评估监测系统,能快速了解大桥的“健康指数”,及时调配火车通行总量、速度等。
  大桥的守护神则是杭州武警支队守桥模范中队,官兵们每两小时一班次上桥巡逻,此外还设有6个岗哨,均全天无息。
  一种感动:70“高龄”仍可过时速120公里动车
  特意从成都赶来参加庆典的西南交大郑凯锋教授介绍,2008年他曾和铁路部门组织的桥检队一起,对大桥进行了详细系统检测、试验和评估,大桥70多岁了依然老而弥坚,日常的养护和对货车、超载车的限行十分重要。大桥的设计能力只能承载十三、四吨的汽车和慢速通过的火车,现在大桥公路部分只通行客车,铁路桥部分除了轻巧的动车可以以120公里的时速通过外,货运列车的通过时速被限定在60公里。
  郑凯锋说,虽然大桥已是个古稀之年身患残疾依然老骥伏枥的老人,而且因为早年的战火袭扰,一些钢梁曾长时间在钱江潮中浸泡、一些钢构件弹痕累累、弯曲变形;但只要养护、管理得当,及时更换损坏部件,大桥再工作一、二十年,坚守到百年华诞依然可期。
  茅以升女儿、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则期待父亲指挥建造的大桥能一直坚强地屹立在钱塘江上,成为杭州永远不倒的标志。
  “我希望大桥以后不开火车了,开放成为观光大道。”今天茅玉麟说出了前来参加75周年纪念会的心愿,这是她新提出的构想,虽然她明白大桥的运输使命还需要再延续一段时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