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曾是“绝症患者”,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废人”;他曾萌生过自杀的念头,最终却成了拯救心灵、扶危济困的弱病者知音;他带着一尺多长的手术伤疤东奔西走16年,为10余名重症患者及100余名老弱病残者累计捐款捐物10多万元,帮助3000多名贫困学生和下岗职工走上就业再就业岗位……被人们称为“爱心大使”。他就是湖北省蕲春县就业培训中心校长、县人大代表陈保国。
回报社会献身教育
1964年,陈保国出生在蕲北偏远山区大同镇金沟村的一个穷苦农家,因自幼患“贲门失驰症”,渐渐失去正常吞咽能力,被省城医院确诊为“不治之症”,面临死亡的威胁,初中没有毕业不得不辍学告别心仪的学堂,四方求医问药,失去了人生求知进取的机会。1991年,在社会众多好心人的捐助下,他接受了全国首例贲门切除手术,并取得相当成功。
政府及素昧平生者的无私资助使陈保国远离死神,他心存感激,深深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人间亲情,暗自发誓,康复之后一定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把回报社会当作人生的第一选择,开始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之旅”。
初别病魔,陈保国的身体还十分虚弱,在家静养恢复。一天,一位亲戚找他诉苦,说读小学6年级的儿子整天沉迷游戏机,不思学习也不思饮食,如今骨瘦如柴,精神恍惚。其时,县城开设的游戏机厅如雨后春笋,沉迷游戏机的孩子与日俱增,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家长如泣如诉使陈保国陷入沉思,他蓦然冒出一个念头:能否开展一项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天真好奇的学生与游戏机分道扬镳?于是,一个以“办艺校培养孩子健康兴趣”为宗旨的“爱心办学”计划,在他的心中萌生。经过深思熟虑,他不久即开始付诸前期实施行动。
1993年夏,在教育部门的鼎力支持帮助下,陈保国梦想成真,创办了蕲春县第一家青少年艺术学校,开设了书法、绘画、舞蹈等专业。消息甫出,县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纷纷在暑假期间送子女参加培训,一时成为县城轰动性新闻。许多学生家长随孩子一起坐进教室听课,无不被陈保国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对孩子们的一片爱心所感动。当他们闻悉面前为丰富孩子夏令生活苦心孤诣、殚精竭虑的师者,曾是一个身患绝症而今身体极度虚弱的农村娃时,无不为之动容。县电视台在不收一分钱广告费的情况下,把陈保国身病志坚自强不息的办班过程,拍成公益专题片连续播放。陈保国和他的艺校声名大振,孩子的良好兴趣爱好得以转移,不知不觉远离了游戏机。事业的成功浇灌出爱情绚丽之花。陈保国坚忍不拔的事业心与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撞击着一个在县政府机关食堂工作的温柔文静少女的心灵,不经意泛起层层涟漪。通过一年多的接触,这个名叫汪虹的姑娘由敬佩到滋生爱的情愫,决定义无反顾辞职随陈保国一起投身教育回报社会。1995年,他们冲破世俗的羁绊,共结连理。
有志者事竞成。经过几年的打拼发展积累,陈保国不断拓展爱心办学领域和规模,相继创办了蕲春科技专修学校、蕲春光大计算机学校和蕲春劳动技工学校。面向山区贫困家庭子女展开就业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0000余人;免费培训下岗职工子女、特困生、残疾学员3000余人,减免培训费用10多万元;帮助3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和下岗工人走上就业再就业岗位。他的学校成为关爱弱势群体的“爱心学校”,被县总工会、团县委作为全县就业培训示范基地,被团中央和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等单位纳入全国72个再就业培训站点之一。团省委、省农业厅和省科协的领导相继多次到校视察,给予高度评价。省内外许多新闻媒体对他的回报社会感人事迹进行了连篇累牍大张旗鼓的宣传,社会反响强烈。
一片爱心救死扶伤
遭受13年“怪病”折磨的陈保国,对曾经的病痛刻骨铭心。病愈后只要听到“食道阻塞”几个字,潜意识里就会产生条件反射,滋生出手相助之念。武汉市汉阳女教师彭华珍食道阻塞3年,多方辗转求医无果,悄悄准备了一大瓶安眠药准备一死了之。1992年夏,她在《湖北日报》上看到了有关陈保国“怪病”的跟踪报道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丈夫和哥哥的护送下来到蕲春,费尽周折如愿找到了陈保国。陈保国把当过民办教师的彭华珍视作亲姐姐一样热情接待,安排食宿。翌日到县医院找曾给予大力帮助的杨院长,办理住院手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她勇敢接受手术治疗。彭华珍终于顺利地实施了手术。治疗期间,陈保国送去煤气罐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不时交心谈心,鼓起战胜病魔的勇气。彭华珍病愈返汉前,给陈保国送了一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字匾。回家后,经过一段时日的调养,彭华珍重返讲台,再扬生命之帆。如今她身体恢复如同常人,体重已由手术前的60多斤增加到100多斤。自此,与陈保国一家如同亲人,时有走动,共叙友情。
广西南宁市一名名叫卢祥军的中学生,亦不幸患上“贲门失驰症”,多方求医问药无效,生命垂危,一家人陷入绝望。走投无路之际,卢祥军怀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向一家杂志发出求助信。陈保国的妻子汪虹偶然看到了这封求助信,并带给了丈夫观看。陈保国心急如焚,立即去信联系。在他的促使下,卢祥军来到蕲春,准备接受治疗。可是,当卢祥军看到陈保国胸前手术留下的一尺多长的伤疤,噤若寒蝉,不敢实施手术,最终无功而返。同病相怜,陈保国难忘自己曾经遭受十几年生不如死的痛苦,日夜挂念着这个远方的病人,三天两头打电话鼓励卢祥军,意在说服这位异乡小病友再赴蕲春接受手术,摆脱病魔折折磨。心诚所至,金石为开。1997年4月29日,卢祥军在父亲的陪同下,再度踏上赴蕲春之路,陈保国亲自到车站迎接,陪卢家父子到县医院办理住院手续。手术前,陈保国丢下所有的家事,像亲哥哥一样形影不离。“保国哥哥”的微笑鼓励,使卢祥军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念,勇敢地走进手术室,顺利实施了手术。手术后,陈保国和妻子又遵医嘱,为小卢熬鸡汤、排骨汤,每天按时送到病床前。面对此情此景,千里之外广西少年卢祥军不禁热泪盈眶……出院那天,卢祥军的父亲卢美生拉着陈保国的手千恩万谢,说着说着情不自禁双膝一跪:“恩人哪,是你救了我儿的命,是你救了我全家啊!”
卢祥军回到广西后,经过一段时间调理,身体慢慢几近恢复,顺利完成了学业,后来如愿应聘到一家电力公司工作,开始了全新的人生旅程。每年节假日,他及家人都要打来电话,向异乡的保国哥哥深情问候。
无言大爱伸援手,已经成为陈保国的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大义相助两位异乡患者之后,陈保国还现身说法,促使本地一位吴姓大学生和一位年过半百的女病友走进手术室,挣脱死神魔爪……
一腔热血帮危济困
陈保国热心助人声名鹊起,他的家成了县内外“怪病咨询中心”。十几年来,他接到全国各地的求助电话不计其数,收到求助信函100多封。对每一个求助电话和每一封信,他都认真释疑,不厌其烦。对那些深陷迷茫困境的“心病”者,他更像个知心哥哥,无微不至悉心开导,热心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江苏姑娘毛海燕家贫如洗,食不果腹,一度陷入人生迷惘,整日郁郁寡欢、愁肠百结。她偶然在期刊上读到陈保国与病魔抗争的感人事迹后,就把陈保国当成了知心哥哥。小毛每受挫折情绪低落时就打来电话,陈保国再忙再累,都会不厌其烦认真静听倾诉,循循善诱开导,化解心结。后来,海燕姑娘从高中到大学,直至参加工作,一直与陈保国夫妇保持密切联系。如今的她,早已走出生活与精神的双重阴影,脱胎换骨,变成一名快乐开朗的阳光女孩……
对那些登门求助的重症患者,陈保国更是义无反顾、不遗余力解囊相助。英山县姑娘胡旭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多方长期治疗使一家债台高筑,渐长轻生之念。她的哥哥偶然闻知蕲春有个绝症逢生的陈保国乐于助人,就抱着一线希望,携胡旭来到蕲春,找到陈保国的家中。其时,胡旭面黄肌瘦,鼻子和嘴常常流血不止,情绪低落,拒绝治疗。陈保国与妻子一起细心劝慰开导这个异乡小病人,待之如同亲妹妹,并到县直各单位为小胡募捐。县国税局、工商局等单位的干部职工,被陈保国的赤诚之心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为胡旭捐款2000多元。后来,陈保国听说有个偏方对患此病的人康复有好处,就不辞劳苦找到偏方。胡旭按方用药后,病情居然有所好转。2001年,胡旭走进婚姻殿堂,1年后怀孕生子,过上了幸福生活……多年来,陈保国为了胡旭完全康复,除了不辞劳苦帮助求医问药外,累计为其捐款捐物逾万多元,从不言悔,也不声张。
家住漕河镇芝麻山的女学生高慧,4年前突患不名病症,父亲把她带到武汉诊治,检查结果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父亲当即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溘然长逝。遭此厄运,高慧一家雪上加霜,失去了生活的勇气。2006年5月的一天,陈保国意外得知高慧的不幸遭遇后,彻夜未眠。翌日,他找到痊愈康复已为人母的胡旭,一起来到高慧的家里。病卧在床的高慧面无血色,瘦骨嶙峋,身子极度虚脱,气息奄奄,说话上气不接下气。面对陌生好心人前来探视,她亦无动于衷。陈保国细心开导,胡旭现身说法,渐渐消除了高慧的疑虑,答应到医院接受诊治。经过一段时间对症下药治疗,高慧脸上渐渐有了血色。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后,陈保国采取救助胡旭的成功模式,又对高慧进行“偏方治疗”。一连数日,他为高慧求方问药东奔西走。经过不懈努力,高慧终于病愈,走出死亡的阴影。
高慧病前在县城二技校读书。病愈后,她盼望再学习计算机知识,但家徒四壁,难以张口。细心的陈保国洞悉到小高的“心病”,将高慧送到自己创办的劳动技工学校,进行为期半年多的免费培训。2007年2月,高慧南下广东应聘,在一家报社当上了编辑……
在无怨无悔的漫长马拉松救助中,陈保国成了弱病贫者心目中的知音和爱心大使。十几年来,“爱心大使”救助的人不计其数,安陆市李店镇七汪村小学教师汪水清,团风县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者占才俊,蕲州白血病患者白芳,扑救山林大火被烧伤致残的大同镇女村民乐银平之女徐雪梅,漕河镇菜园头村父母双亡的特困生范玉林,县特校洪益等3名聋哑儿童……都受到过陈保国的无私资助,累计捐款捐物10多万元。
陈保国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高尚情怀,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他先后被评为“黄冈市优秀跨世纪青年人才”、 “黄冈市新长征突击手”和“蕲春县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和2007年,他连续两届当选蕲春县人大代表。蕲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熊长江说:“陈保国10多年如一日为社会做好事,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单位: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