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蕲春县围绕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开办四大课堂为农村党员干部“充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
立足服务中心,打造“固定课堂”。先后投入资金1300万元,高标准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573个。以此为平台,采取党的活动定期开展、党员学习定期组织、以会代训、专家辅导、干部讲课等方式,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成了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觉悟、普及实用技术、提升综合素质的主阵地。
依托远教平台,打造“网络课堂”。全县573个村、社区全面开通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并建立了播放、收看、学习、管理、考核等制度,实现了“村村通、天天用”。以党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实用技术、科技知识等内容为重点,做到了党员集中学习定期点播、分散学习随时点播、群众要求按需点播,确保学有所获。
组建农技团队,打造流动课堂。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实用技能需求,整合农业、林业、水产、药材、农机、畜牧等部门资源,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技术指导团队,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帮助群众掌握生产技术和实用技能。结合农情变化和季节生产,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示范,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注重基地示范,打造实践课堂。依托九棵松省级农村干部示范培训基地,对全县所有村主职干部进行一次系统轮训。依托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在企业建立农村党员实习基地,安排实习岗位。组织各村干部到县内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学习借鉴,适时组织参观学习党员创业基地和“双建双带”基地,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积极性。目前,全县已建立党员“双建双带”基地107个,创办经济实体99个,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35个,形成产业特色村、专业村24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