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蕲春县蕲州镇紧紧围绕扶贫开发主题,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贫困群众的收入为目标,着力推进结对帮扶、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三大项目”,引导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实现了两类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农民人均收入明显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事业进步。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通过深入调查,掌握重点村的贫困落后情况,并对145户特困户落实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通过此项活动,全镇近500户特困户也先后得到了市、县、镇住点帮扶单位党员干部的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找到了致富门路,培育了致富技能,解决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投资4000余万元高标准完成蕲州大道及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实现了蕲州大道宽敞、畅通、绿化、美化、亮化,建设1200米的滨江休闲长廊,全力建设好“沿江新农村建设示范带”,使8公里长的沿江扎营港、雨湖等五个村实现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打造沿江和谐生态文明新农村。先后投入资金120万元,新安自来水360多户,修建饮水井20余口,解决了3000多人口的饮水难问题,结合“一建三改”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投入30万改造塘堰60余口确保了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的需要。
开展产业培植扶贫,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突出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和规模种养,发展专业户、专业村,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经济。以黄土岭、施家塘、王要、邵垅等村为连片建立优质稻板块基地3万亩,以雨湖水产捕捞专业村为龙头发展精养水面1.8万亩。积极引导能人、富人开发山地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全镇完成荒山造林、林果基地开发面积共计2700亩。邱山村采取村级引导,连片经营,农户管理的办法发展板栗1000亩,沙劲村发展大户利用荒芜的果园场栽种向阳桃500亩,金鸡村改造老油茶基地150亩,老虎头村投入18万元发展油茶种植130亩。太常村投入12万元建设油茶基地80亩,投入13万元对库塘改造,投入23万元改造精养鱼池150亩,实现了产量和效益翻番。
发动社会力量扶贫,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引导各村向主管交通部门争取政策资金,群众一事一议筹集资金以及社会老板、能人爱心捐助,先后投入资金320万元,硬化、改建通村公路15公里,解决了沙径、菩堤、邱山、金鸡、塘垸、尤树垴等村的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实现了全镇村村通水泥路。韦庄村引进温州老板投资160万元,开发荒山300亩,发展孔雀养殖场,目前,引进了3500元一只的种孔雀80只,养殖野鸡1000只,珍珠鸡3000只,土山鸡5000只,产品远销上海、江浙一带;龙泉庵村引进武穴老板承包荒山荒地300亩,发展中药材金银花种植,已育苗50亩,特别是龙泉庵籍成功人士李炳银先生个人投资100万元配合县交通局修通蕲武线,彻底解决了沿线村庄群众行路难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沿线村庄村级经济快速发展。
加强科技培训扶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从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入手,帮助他们学习技术、掌握技能,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依托农技、水产、农机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全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先后举办了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培训班、水产养殖培训班、农机技术使用推广培训班,共计5次,参训人员达2100余人。创办农广校农学专业蕲州教学班,让农民学科学技术,掌握技能。通过蕲州棉纺公司、李时珍国际健康旅游开发公司等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新增安置就业800余人,直接给农民增收40万余元,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