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湖北企业百强放榜
昨日,2012湖北企业100强发布会在武昌隆重举行。东风汽车公司以4067.2亿元的营业收入继续蝉联榜首,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与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分列二、三名。
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傅德辉,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周坚卫,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等出席会议,并为入选企业授牌。
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4家,增长16.2% 发布会由省企业联合会、省统计局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是我省第四次发布百强企业排序。2012湖北企业百强入围门槛22.39亿元,比上年提高了3.92亿元,增长18.2%;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17640亿元,较上年增长16.2%;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4家,比上年增加8家。百强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增强。
王国生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入选企业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全省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表示诚挚感谢。他说,百强企业是全省经济增长的顶梁柱、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省第十次党代会开启了湖北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的伟大征程,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希望百强企业围绕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建立适应信息化发展的管理模式、推动大中小企业联合发展、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 王国生指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全省上下要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最优的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发布会由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主持。
◇解读◇ 国企64家仍占主导 总块头变大是此次评选所反映出来的湖北企业最明显的变化,2012湖北企业百强营业收入合计由去年的15182亿元增长到17640.14亿元,增长16.2%。今年入围企业最后一名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2.39亿元,比去年的最后一名高出3.92亿元。
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夺得前三甲。
在百强中,国企占64席,民企占36席,国企的优势地位依旧明显。前13名都是国有企业,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48.3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14,取得民企最好的座次。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由于武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五、二五重点建设城市,拥有众多的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所以国企占据主导地位也属正常。“其实我认为并不一定要强求民企占多大比重,比比重更重要的是国企和民企公平竞争、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秦尊文说。
首现4000亿企业 4067.2亿元,这是东风汽车公司2011年的营业收入,这一数据对于湖北而言有着历史性意义,它意味着湖北首个4000亿企业诞生。
东风汽车公司以营业收入年增长378.87亿元的业绩成功冲刺4000亿元大关,带领湖北企业进入4000亿时代。
秦尊文认为,“4000亿元的营业收入折算成GDP大约是1200多亿元,这就是一个中等城市的经济规模,所以东风汽车公司已经富可敌市,以这样的块头去参与国际竞争,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武汉一城独大,襄阳仅2家入选 从地域分布来看,武汉以54家企业稳占半壁江山,宜昌和黄石分别以12、11居于二、三位。而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襄阳则表现不佳,仅有2家企业入选。仙桃、恩施等无一入选。
“这一分布与湖北的经济格局紧密相关,恩施作为贫困地区被剃光头也算正常,仙桃主要是中小企业比较发达,而襄阳则正处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目前的投资开发力度,几年后应该会有很不错的表现。”秦尊文认为,武汉一城独大的情况将随着“一元多层次”战略的深入实施而逐渐改善。
在县级市中,大冶市取得最好的成绩,劲牌、大冶有色等企业入选,使其成为县域百强入选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