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蕲春县紧扣“大干十二五、建设试验区”主题,在实践中创新争创载体,开展“五星级党组织”、“五星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星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五星级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 、“十星级党员”、“十星级文明农户” 等“六型”星级创评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动力。经验和作法得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湖北日报》、《黄冈日报》等媒体总结推介。
目标承诺“定星”。县委制发“六型”星级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确定每一个类型星级创建目标、内容和标准:对基层党组织,设置“组织星、队伍星、活动星、制度星、保障星”;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置“布局星、功能星、制度星、队伍星、服务星”;对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设置“硬件星、管理星、活动星、队伍星、学用星”;对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设置“环境星、制度星、服务星、效能星、廉政星”;对党员和文明农户,分别设置“信念星、宗旨星、法纪星、奉献星”等十颗星。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结合星级创建目标,围绕群众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采取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实事承诺等方式,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并向群众公布,接受监督。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承诺办理各种实事7.9万件。
搭建载体“创星”。分门类开展创建活动,分层级搭建活动载体,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实践中迸发活力。在农村党组织,大力开展规划建村、产业兴村、文化活村、民主治村、生态美村、党建强村等“六村建设”活动,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40多个。在社区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建示范区”活动,通过党员因事设岗、自我认岗、组织定岗、公示明岗、引导履岗和考核评岗,强化在职党员社区双重管理。在“两新”党组织,大力开展“三推”和“四有四无”活动,实现了党的组织、党的影响全覆盖。在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重点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和“六型机关”创建活动,深化“五个一线看作风”和“十佳三差”评议。在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设岗定责”和“一证一卡一簿一库”活动,较好地发挥先进性作用。通过党内带党外、机关带基层、党员带群众,形成了共同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全县建成党员先锋岗1900多个、巾帼示范岗200多个、工人先锋号120多个、青年文明号180多个。
量化考核“评星”。对“星级党组织”,每年“七一”或年底,由基层党组织进行自评申报,上一级党组织对每一项创建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单项考评结果达到90分以上的授予相应星级。对“星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由乡镇办党委进行考核评估,每项内容考核达到基本分的90%以上得一颗星。对“星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由乡镇办党委考核评估,县委组织部抽查复核,每项内容考核达到基本分的90%以上得一颗星。对“星级党员”,采取“党员自评、党小组互评、群众参评、党支部审评”的办法,考评获得6颗星以上的党员,由镇党委审定颁发相应星级牌。对“星级文明农户”,以村组为单位,每年评比一次,采取家庭自报得星颗数,村民小组和村“两委”进行互评、审评,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
动态跟踪“管星”。重点抓好四个环节:分类建立台帐,在村(社区)和基层党组织建立公开承诺台帐,在乡镇办和县直部门党组织分类建立创评台帐,对星级创建活动的过程、重大事项和创建效果登记备案,实时查看分值、工作进度和评比结果。总结推广典型,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六型”星级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力推广先进做法和经验。大同镇李山村以星级创建为抓手,带动“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评选活动的深入开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强化抽查指导,通过不定期抽查、现场检查、明查暗访、群众评议等方法,加强对“六型”星级创建活动督促检查;采取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聘请活动监督员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动态掌握“六型”星级创评情况,并及时进行挂星、摘星。实行激励挂钩。将“六型星级创评”结果与评选表彰、“两代表一委员”提名推荐“两挂钩”,鞭策后进、鼓励先进,在全县形成了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