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县狮子镇青年汪胜,是一个养殖专业户,军人出身,刚到而立之年。他经历丰富,爱好挑战,敢拼敢闯。近年来,通过在市场上摸索积累,发展规模养殖,终于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状元户”。
2001年,汪胜初中毕业后便选择参军,由于他表现突出,三年后被转为志愿兵,并分配在部队从事文秘工作,全家人像中了头等奖一般,都为之感到高兴,因为不论是待遇还是前程,看起来都比回家乡强多了。但汪胜想法与众不同,“部队生活虽好,但工作太轻松,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工种”。
为了寻找一个更好的平台,2年后,他毅然退伍回乡,自筹资金,自谋职业,开始养殖生涯。虽然当年作出这个选择压力很大,转志愿军不到3个年头突然退伍,不免受到人家的非议,有人说他是犯了错误,有人说他是个大傻,但他心中已有了既定的目标。他一头扎进看好的养猪业,坚持白天摸索市场行情,四处求学取经,晚上伏案看《养猪致富经》之类的书籍。
刚开始创业,由于行情不稳,缺乏技术和经验,中途猪发瘟,一年下来就亏损了3万余元。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执着了,趁年轻赶紧选择干点别的行业,但他坚决撞上南墙也不回头。
“一生做好一件事,我就不相信农村如此好的山林和土地资源,不能发展好养殖业。”2008年,他参加了三期养殖培训班,学到一些基本的技术,同时也深刻领悟到,要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必须发展规模养殖。于是找亲戚,跑银行,借贷资金10万余元,利用一年时间建起了一个年可出栏千余头的养猪场,并在郝子堡村承包山林2500亩,作为创业平台。
万事开头难,只要突破了第一道难关,就大有希望。2009年初,他突破重重阻力购回仔猪300头,牛50头,实行放养和圈养相结合,多让其吃天然绿色食品。长年请3个人帮助放养管理,他每天坚持观察猪和牛的长势,一旦发现吃食不好,就赶紧查书找医,对症下药。他的大手笔和执着终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兽医站提供技术指导,2009年底出栏生猪200多头,终于赚取了第一桶金。
经过5年多的摸爬滚打,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养殖方案。为做大做强这项事业,带领更多人致富,他通过跑项目、找领导,去年成立了一个鸿胜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有社员13人,发展牛、猪、羊达到1100多头。他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为社员传授养殖技术,提供优质服务,多次到农户家中为其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他的诚信和技术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同时他还利用承包的山林栽种油茶300余亩,今年还准备再成立一个油茶专业合作社,并建一个良种猪培育场,以带动更多群众步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