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47阅读
  • 0回复

创业如歌——记张榜镇党员创业标兵力强公司经理廖宜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缘份天空
 

发帖
2673
铜币
26498
威望
772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在蕲春县张榜镇有这样一位创业者:历经风和雨,终于见彩虹。他就是蕲春县人大代表、张榜镇党员创业标兵、力强碳化硅公司经理廖宜永。
开拓精神  点燃回乡创业激情

1992 年,县水利局大同碳化硅厂面向社会招工,廖宜永应聘进厂。从车间工人到班长到销售科副科长、科长,他一步一个脚印,使自己由“门外汉”真正成为企业的行家里手。

2003 年,大同碳化硅厂进行改制,廖宜永以多年积累的经验优势顺利取得了承包经营权。为使处于危机边缘的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廖宜永从管理入手,建立激励机制,推行成本核算,并亲自奔波几千公里到外地采购原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厂里实现扭亏为盈,企业运行步入了正轨。由此,他收获了第一桶金。随后几年,厂子越办越旺,他开始不满足这种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的经营方式,决意挑战自我,舒展拳脚,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于是从2005 年开始,在承包大同碳化硅厂的同时,他创业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
草根精神  铺开广阔致富天地

2005 年秋,廖宜永回到家乡考察,看中了张榜镇塘坻村的一片适宜栽种意杨的荒沙滩。经过洽谈,他租赁承包了荒滩。说干就干,当年,他投入十几万元,独资创办了110 亩意杨基地。迈出自己创业的第一步。

2006 年春,他又到自己的老家土库村,投入40 多万元,开发荒山500 余亩,兴建330 亩桃子基地、180亩枫香基地。创业之初,他奔波各处,不亦乐乎。为了全心办好自己的实业,他只好让妻子辞工临时代管碳化硅厂,自己与请来的工人吃住在基地里。购苗、挖凼、培土、施肥、防虫、防冻,每一个环节,他都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渴了喝山中的泉水,饿了吃自带的干粮,累了就在山上休息…… 三年后,他用汗水浇灌的桃园基地,开始受益。收获着希望,廖宜永无比快乐。
    
2009 年,大同碳化硅厂迫于市场制约,又改制转产石英砂,廖宜永就迅速转包入股当股东,陕西安康县碳化硅公司一位朋友听说廖宜永的情况后,想以年薪30 万元聘请他过去从事管理工作,想到自己正在起步的产业,廖宜永婉言相拒,将精力全部用在自己的基地上。
    
2011 年初,县镇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又萌发了廖宜永重操旧业,创办自己的碳化硅公司的念头。在镇政府、马踏村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廖宜永筹资近1000 万元,在马踏村创办年产值2000 多万元的蕲春力强碳化硅公司于同年5 月正式破土动工。2012 年3 月底,力强碳化硅公司顺利开业投产。生产一个多月来,公司实现产值110 多万元,上缴税收2.6 万元,安置了当地28 名农民就业。从承包企业到创办企业,廖宜永的事业路越走越宽。
奉献精神  彰显朴实感恩情怀
    
廖宜永像许多的创业者一样,为更好地回报社会,他乐于担当,在生活中无不体现着奉献精神。作为一名民营企业业主,近几年来,廖宜永所创办的企业,安置就业人员50 多人,他个人还多次参加县、镇等单位组织的扶贫济困、爱心助学、修路建校、修塘筑堰等爱心捐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他每年的捐款都在7000元以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廖宜永多次被县、镇授予“ 优秀党员”、“ 创业标兵”等荣誉称号。2011 年还光荣当选蕲春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多年的努力坚持,不断地潜心磨炼,廖宜永的创业之歌正随着力强公司的发展壮大,唱响蕲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