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旅游度假区一角
昨日,家住向桥狮子堰村的王成贵,带着精心培植的野生“白芨”药材样品,来到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几袋样品刚摆上柜台,就吸引了河南、广东等地10多位药商的眼球。捧着订单,王成贵一路疲劳全无,称药交会带给他们滚滚财源。
其实,这些签订单的商客的心情,一点不比王成贵差:“蕲春的白芨长在深山,又是野生树枝移栽,是市场俏销货。回去后,就可以赚一把。”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蕲春就以“李时珍”金字招牌做文章,全县上下掀起发展医药产业热潮。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李时珍药物交易会,建起了省内第一家中药材专业市场。
如今,全县已建成蕲太、大别山腹地公路50公里药材带和10个万亩药材基地、10个千亩高效示范园、100个药材专业村。32个药材专业合作社带着数万药农种植药材17万亩,每亩药材收入过万元。
狮子镇牛皮寨村合作社负责人李绪彬告诉记者,他们村地处山区,只有700多人,经济非常落后。2011年,他们自发成立合作社,种植了2万窖天麻,预计今年收入上百万元,药农的荷包鼓起来了。
目前,医药产业在蕲春GDP中比重达20%。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已有医药企业62家,形成了医药加工、生物制药、医药保健品、药品包装等为主的医药产业集群。作为中国17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蕲州中药材市场实现了异地扩建。整个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