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龙湖湿地公园
“人往圣乡朝医圣,药到蕲州方显奇”。蕲春有响当当的国际品牌――“医圣”李时珍故里。
蕲春还是“华中药谷”,有“医药之乡”美誉。《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仅蕲春境内的地道药材就占1000多种。
这里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蕲春山水孕育着7大主类、46个基本类型、141个单体旅游资源。
如何让旅游与医药融合起来,深度发掘李时珍故里这个世界级唯一性的资源?2011年,蕲春启动了“药旅联动”战略。
(一)
去年,黄冈市公布的一组数据,让很多蕲春人都感到十分惊讶。至4月末,该县有七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在中下游徘徊,连一度在全市靠前的几项指标也被邻县逐步超越。
这组数据的表面,反映了该县经济总量不大、经济质效不优的客观事实。但究其根本,还是发展后劲和内生动力缺乏有力支撑。
县委书记徐和木坦言,要想谋求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必须敢于把自己放到科学发展的大前景下、全国全省的大环境中进行考量,在共性中寻找个性,在个性中彰显特色,力争科学发展“一步到位”。
“蕲春最靓的名片是李时珍,最具影响力的是《本草纲目》。唯有把医药和旅游这篇文章做到极致,你们才能抓住特色,谋求制胜!”去年5月,到访蕲春的南京大学城市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鸿雁一语道破天机。
认真梳理,蕲春陡然发现,自己手上竟拿了一手好牌。拥有世界唯一、中国唯一和湖北唯一的旅游资源竟有十四项之多。比如,医圣李时珍、医药巨作《本草纲目》、李时珍纪念馆、仙人湖木质大坝……
多个国内高端策划团队相约蕲春,历经10个多月的艰辛打磨,一个由单核心经济驱动变为双轮驱动,全面提高资源开发层次、规模和效益,促进区域内部各种生产要素、企业、政府和社会全方位合作的“药旅联动”战略浮出水面。
(二)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怎样把李时珍这篇文章做到极致?
县长赵少莲认为,“药旅联动”战略是最好的答案。
以药促旅,以旅兴药,“药旅联动”。这不仅能极快提升当地两大支柱产业的融合,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千亿级经济产业示范区的庞大构想。
紧扣辐射整个大别山试验区的中医药和旅游关联产业的研发、种植、生产、加工、流通、仓储、交易及其他延伸环节,实现“芯”(核心产业)+“块”(经济规模)+“链”(产业延伸)+“群”(配套体系)的整体推进,蕲春锁定5年至8年实现千亿级产值的产业目标。
蕲春把北部山区定位为限制工业开发的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区,中部地区定位为优化开发的新型城镇区,南部地区定位为重点开发的现代产业区,全域境内启动鲜花小镇、温泉小镇、驹龙小镇、公社小镇、研学小镇等五大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打造“时珍故里”国际养生旅游片区、“涤心绿谷”山水人文旅游片区和“桃源仙境”世外田园旅游片区,规划双带、双轴、13个组团72个旅游核心项目的空间设计。
(三)
村村镇镇都是旅游节点,山山水水都是旅游资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药旅联动”让蕲春找到发展方向和路径。
今年,蕲春医药产业、旅游产业开发好戏连台。武汉阳慷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一期种植面积突破8000亩,“中国金银花之乡”脱颖而出。向桥乡以乡村桃花会为引擎,新建多处“农家乐”、“渔家乐”,描绘出“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养生”的旅游新景观。
从药材种植到药材加工,从药材贸易到生态休闲旅游,蕲春“药旅联动”战略带来的变化在很多领域初现端倪。
围绕打造大别山药源基地、中药材加工和现代制药基地、华中重要药物集散地、中国著名养生旅游目的地等“药旅联动”目标,李时珍医药集团、李时珍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医药企业,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基地,全县新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0余家。
蕲春檀林、大同、狮子、向桥等地大面积布局既可观赏,又可入药的木本、草本药材种植。辛夷花、栀子花、杭白菊、银杏、金银花等花类、叶类、果类药材面积突破十万亩,形成“春有花,夏有叶,秋有果”特色旅游景观。
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已与国家中药协会、哈药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医药企业、30多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200多家药商签订入港经营合作协议。湖北医药航母――九州通集团也与该港合作组建医药现代物流园区。目前,各项建设如期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