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40阅读
  • 0回复

郧西小伙怀揣5元钱出门打工成亿万富翁 坦陈致富秘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2-07

  他当年怀揣5元钱出门打工,现在身家过亿元;他从学徒做起,如今成为一名企业家,麾下职工2000多人。
  他,就是郧西籍优秀企业家、陕西省希翼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耿家明。
  创业:怀揣5元钱出门闯荡
  耿家明的老家位于郧西县景阳乡鱼池村。他6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地把姐弟3人拉扯大。18岁那年,眼看着家里日子越过越苦,读了半年高中的耿家明决定放弃学业,出门打工。
  “那时候出门打工,家里一分钱也没有,亲戚朋友一起为我凑了5块钱。”耿家明回忆说,他离家的时候身上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靠逃票坐火车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开始了打工的日子。
  学徒、小工、班长、小队长,耿家明先是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儿。
  “那时候做小工,别人是3块钱一天,而我是7块5毛钱一天,每天挣钱比别人都多。”耿家明自豪地说,他干活不光靠死力气,而是 “动手又动脑”,所以当时老板给的钱就多。
  凭借农村人踏实、肯干的精神,耿家明到宝鸡市半年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并且开始承揽包小工的活儿。
  当初耿家明与一起创业的6个人,把钱全部投在事业上,经常没钱吃饭、租房。他说,幸亏那时候有个湖北老乡在当地政府部门工作,帮他们解决了吃住问题,解了燃眉之急。
  他告诉记者,创业的时候总体比较顺利。和他一起出去务工的人,大多出身贫寒,家庭条件差,但是做事都很认真。有了项目以后,他们经常是白天、黑夜连着干,总是把事情做到最好,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任,并在当地建筑业界逐渐有了名气。
  经过在建筑业底层的多年积累,耿家明有了一定的实力,2003年8月,他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宝鸡市希翼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
  靠着广泛的人脉资源和正确的经营策略,劳务公司快速发展,业务从宝鸡市扩展到了省会西安。2008年4月,他注资成立了陕西希翼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开始在全省开拓市场,业务范围包含建筑劳务分包、水电安装、室内装修设计、市政路桥工程等。
  2010年,他注资1000万元,成立了陕西矩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
  “今年施工项目24个,可完成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产值达2亿元。”耿家明说,今后他将重点做好房地产开发,目前在陕西已经拿到16亿元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成功:诚信实干闯市场
  从怀揣5元钱外出打工,到身家过亿元,耿家明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我们从大山里走出来,唯有靠诚信和实干,对客户说真话、办实事,赢得别人的信任,才能立足。”耿家明说,此外就是搞好与公司员工的沟通,达到令行禁止,提高效率。
  在耿家明的公司,目前有高级管理、技术人员120余人,中级以上职称50余人。每年的大学生毕业招聘会,他都会从中招聘建筑类专业大学生。
  耿家明认为,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责任心、团队精神,能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另外在建筑企业工作,要时刻有安全意识。
  目前,耿家明旗下公司一线职工年薪最少12万元,进入公司核心管理层的14个项目部经理,年收入均在百万元以上。在老家景阳乡,前后有50多名老乡来到陕西和他一起干,现在这些老乡月薪均在7000元以上。
  现在的耿家明,虽说身在陕西,但他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每年春节都要回郧西老家探亲。他说,他的根永远在郧西景阳。
  景阳乡中学前面有一条大河,每逢雨季,河水猛涨,500多名师生出行成为难题。2007年,他回家乡探亲时,带头捐款架起一座大桥,解决了师生的燃眉之急。
  此外,他还资助了2个孤儿,每年支付5000元以上的抚养费。现在,他正奔走呼吁,希望老家早点通水泥路。 “我们在陕西务工的郧西人,不少富裕了,希望能为家乡多做点事,家乡修路大家都争着捐款,我也不例外。”耿家明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