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10阅读
  • 0回复

28年基层行长诠释忠诚真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网络天下
 

发帖
1528
铜币
22451
威望
51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1-04

  忠诚,是詹国林在农行工作37年的基本信念,也是他担任基层行长28年的基本原则,更是他与身边干部职工团结共事的基本要求。

  三十七年的坚守与分离

  初见詹国林的人,谁也不会想到操着浓重家乡口音的他已是离开家乡17年,在7个地市县异地交流的金融老兵了。37年的农行职业生涯中,他经历了从临时工到办公室主任、副行长、行长的职务变迁,经历了多次工作地点变迁,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农行的热爱。

  17年里,6000多个日夜的漫长孤独,对家人的牵挂,如果没有一份信念与执著,坚守下来谈何容易?在十堰工作时,詹国林每月只能回家一次,每次只能在家留一个晚上。面对家人,他是有愧的,两个女儿,从小到大,他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他没有为妻子共同分担过家务;2010年正月,詹国林父亲因心肌梗塞住进武汉的医院,作为家中长子,詹国林把父亲送到医院后仅陪了一个白天,当天深夜就赶回咸宁筹备工作会,然而就在第二天,父亲就去世了。没能给父亲送终,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2011年5月,年过半百的詹国林从咸宁调任荆州,按照农行干部任职要求,荆州分行将是他事业的最后一站,但他并没有把此地作为养老之地,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2012年初,他因眼疾动了手术,医生要求他住院静养一个月,否则会有失明的危险。但詹国林不顾医生的强烈反对和同事的好心劝阻,把病房当作了办公室。不能出院,他就让同事每天将业务进度通过手机报告给他;眼睛不能看,他就让同事将营销方案、考核办法读给他听。才过一个星期,他就眼睛缠着纱布参加了行务会。

  二十八年的耕耘与收获

  从1984年至今,詹国林先后担任了7个单位28年的行长。“坚持思想为先,立足文化育人;坚持政策为纲,立足机制活人;坚持稳健为上,立足制度管人;坚持学习为本,立足素质强人;坚持勤廉为荣,立足正气养人;坚持和谐为贵,立足环境宜人。”这篇在长期的摸爬滚打中总结出的任职心得,道出了詹国林28年来应对各种挑战的“秘诀”。

  每到一个地方,詹国林都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行施策。1986年,年仅27岁的詹国林被任命为蕲春县支行行长,这个年轻的“一把手”面对的是一个举步维艰的支行。他大胆实施“新政”,在黄冈农行系统率先推行“担保人经济利益与所担保贷款金额挂钩”的清收政策,并打破档案工资,激励多劳多得。在当时专业银行体制下,他顶住压力,首先拿自己开刀,严格按规定扣发了自己的工资。在他的强力推动和示范带动下,蕲春“新政”得以顺利执行。2005年,他又来到咸宁任职,通过调查研究,对财政性存款实行专业队伍、专门政策、专项费用等“三专”考核,一举打破财政资金长期被他行垄断的格局,财政存款余额份额比他刚到咸宁时提升了16个百分点,增量市场份额达到38%。来到荆州,詹国林带领队伍使荆州分行取得了每个季度考评、年度考评均排名榜首的佳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詹国林个人也先后获得“咸宁市十大经济风云人物”,“湖北省农行优秀行级干部”、“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七个地方的情结与牵挂

  在员工心目中,詹国林既是行长,更是严师、益友。每到一个地方,他首先沉到一线,与员工唠家常、聊工作,看网点食堂办得如何,基层员工住得怎样。在荆州上任伊始,他就在内部网上开辟《决策参考》、《民主生活》栏目,架起了上下沟通的桥梁。他还跑遍了荆州全辖83个网点,亲自参加了24个网点的晨会。当他看到网点生活设施比较简陋时,马上安排财务部门研究出台政策,每年对农村网点投入3万元、对城区网点投入2万元,用于加强基层食堂、周转房、娱乐室等方面的投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他任咸宁分行行长时,赠送给全行干部员工4本励志书籍,还通过举办干部生活会、专题讲座、笔友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努力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

  “农行把我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培育成了一位金融高管人员,农行对得起我,我要懂得感恩,要一生忠于农行、献身农行。”朴素的话语流露出詹国林的内心真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