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支书人实在、肯吃苦、有点子。今年虽然只做了三件实事,但做一件、成一件,我们党员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我坚信马坳村一定能够建成一个美丽富饶的新农村。”2012年12月25日下午,在英山县温泉镇上马坳村的年度工作盘点座谈中,今年65岁的老党员饶惠恩是这样评价支书王跃进的。
今年54岁的王跃进,前年换届选举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一年多来,为了践行“不让群众吃亏,不让群众失望”竞选承诺,他坚持主打“服务牌”,烧旺了“三把火”。这“三把火”烧出了村干部办实事的好作风,烧出了群众热爱生活的精气神,烧出了全村共同致富的新希望。
改造“便民区”,让群众办事“图利索”俗话说“家兴业旺”,在王支书看来,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家。他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这个门面树了起来,不让党员和群众感到支部“连家都不如”而低落士气。
为建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王跃进跑部门、找熟人、求领导筹措资金28万元,对党员群众活动中心进行全面改造。把卫生室从村里偏远处迁建到中心区域;便民大厅、爱心超市、图书室、娱乐室、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活动室、谈事室等服务场所也从二楼以上整合到一楼;村干办公地点、办公设施、政策宣传、电视传媒等资源和职能全部整合到“便民大厅”。
有了设施完善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干部实行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全程开门办公;让前来办事和娱乐的群众少跑路、少上楼、少找人。
修建“娱乐场”,让群众生活“提精气”过去,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的操场垃圾成堆,俨然一处“垃圾场”。群众意见很大。
王跃进第二把火就烧向“垃圾场”。通过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建成了“两区一台”布局的党建文化广场。
即,以21块宣传栏构成的党建知识宣传区;以器械健身场地、舞蹈健身场地、球类健身场地构成的健身娱乐区;以文艺汇演台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2012年7月份以来,妇联主任利用组织妇女跳广场舞机会,调解邻里纠纷6起;以文艺汇演台为拉动,自发编演乡土文艺节目8个,邀请县剧团联合演出3场次,每月组织电影放映1场。这些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精神生活,村里文明气息逐渐浓厚起来。
流转“产业林”,让群众致富“添希望”
上马坳村一直是个贫困村,420户人家中纳入全县贫困家庭档案的就有322户,占76.67%。想致富是村民的第一愿望。
王跃进的第三把火就烧出了群众致富的新希望。面对“背靠是山、开门见沟”的生存环境,王跃进认为,群众致富最大的希望在山上、最好的路子在茶叶上。
为做好茶叶文章,王跃进到山东济南,请回了本村在该地的茶叶经营大户黄耀林,网罗320名群众,以茶园入股形式,组建了注册资金4900万元的英山县火炉春茶叶专业合作社。
如今,村办英山县火炉春红茶厂,实现茶园流转800亩,实行分户经营管理、集中包购包销,年可产茶叶20万公斤,产值可达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