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59阅读
  • 1回复

湖北省旅游局支援武陵山区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风吹杨
 

发帖
2812
铜币
30762
威望
843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2-04

  “洁万家”让山村改容颜
  ——湖北省旅游局对口支援武陵山区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纪实
  □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曹巧红 肖良成
  巴东县清太平镇位于湖北省武陵山连片开发的贫困区,连续3年,湖北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三万”是“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的简称,是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以农村发展为主的活动)在这里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和旅游资源禀赋,工作组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当地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把对口支援的桥河村、双树坪、白沙坪、核桃坪4个村从闭塞落后的山村变成了村容整洁、充满活力的旅游村。
  2012年12月5日至2013年3月5日,湖北省“三万”活动的主题是“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围绕“洁万家”工作,湖北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的队员们将这几个武陵山区贫困村的旅游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整治环境助农家乐升级
  “已记不清是多少次走在桥河村这条村级公路上,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三万”工作组成员张晋西已连续两届在桥河村驻扎,从去年的“挖塘堰”修水利到今年的“洁万家”美化环境,这个村在这些旅游人的指导下,正悄悄发生着巨变。根据4个驻点村旅游资源分布和农家乐发展情况,工作组将环境整治、美化家园融入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建设中。
  双树坪村老支书谭永祥,去年5月在上届湖北省旅游局驻村干部的指导下开始经营农家乐。听说这次“三万”活动主要是整治环境、美化家园,他积极响应,组织家人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改造了厨房和厕所,将原来离家较近的猪圈搬到后山。湖北省旅游局局长张达华前几天来村里调研,直夸他家里卫生做得好,鼓励他申报星级农家乐。
  桥河村委会门前广场新铺的水泥面已干,宣传栏上张贴着环境整治宣传画,这与上次笔者驻村调研走访时看到的杂草丛生、垃圾乱堆乱扔情况相比,大有改观。
  “村里的环境好了,游客才愿意来嘛,我们村委会要带好头,做示范。”桥河村支书张恒伸说,村委会已向每家农户发放了统一印制的“洁万家”宣传挂历,向大家宣传美化庭院环境的好处。村里还将实行公共卫生农户分片包干制度,每个小组将推选一名保洁员,定期处理、清运垃圾,建立环境维护的长效机制。
  抢修道路帮贫困村致富
  桥河村是位于巴东县清太坪镇东南角的一个边远高寒村,平均海拔1400米,人均年纯收入仅3500元左右。村里道路状况差,村民的农副产品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都靠肩挑手提,特别是一到雨季,道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甚至无法行走。修路是村民们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但由于没资金来源,这泥巴路,一走就是几十年。为此,工作组把拓宽、升级全长4.9公里的“村通组公路”作为帮扶计划中的重点项目。
  “这条路通了,我们村就和水布垭景区相通了,我们村的旅游就可能发展得更快更好了。”张恒伸说。
  施工现场,40多名村民正干得热火朝天,挖掘机在前方开山破土,大家跟在后面用锄头、铁铲、铁锤,挖路基、砸石头。在山坡密林深处,几名妇女拿着柴刀正在砍伐杂乱的灌木……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冬天里,个个忙得挥汗如雨。
  69岁的老汉张若荣说:“今年洁万家,除了清垃圾,整治环境,还帮我们修路,件件是实事呀。”二组组长严必元说:“修自己家的路,大伙都不怕吃苦,抢着干。乡亲们得知工作组帮扶修路,发展旅游,大家都很积极。”
  开工不到一个月,原先仅有2.5米宽的山边小路,已经拓宽了一倍,土层路面已平整夯实。
  村里劳力不够,张恒伸就把他在四川打工的兄弟叫了回来。另外有十多名在外打工村民得知后,也自发从陕西、广东等地提前返乡,参加修路。开工20天以来,张恒伸带领村民一起干,一天也没有休息。村民们想赶在春节之前把路打通,完成基建,5月旅游旺季之前向镇里申报实施硬化工程。
  从1月份开始,“三万”工作组用了一个多星期对4个驻点村的旅游资源进行摸底,足迹踏蹁每座山每一块土地,看到了壮观的磨刀河大峡谷、清太坪古银杏树群、做工精致的落婆坪谭家墓碑,双树坪的十股瀑布等景观。张恒伸一边带路一边如数家珍地讲解这些地理人文景观。工作组边走边听,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次“洁万家”活动的机会,把这几个小山村打造成村容整洁、风光优美的旅游村。
  在“洁万家”工作队的带领下,农民房前屋后整洁干净,场坝院落错落有序,4个村都组建了自己的土家族舞蹈队。
  “他们的舞蹈极富感染力,如果能借‘三万’活动的东风,依托旅游部门的优势,开发这些旅游项目,农民很快就会过上好日子。”“三万”工作组的同志谈着他们的设想。
  在白沙坪村,笔者看到民间艺人谭懂翠拉着“三万”工作队员的手,热切地问道,“去年,你们帮我办起了农家乐,客人直夸我们家菜好吃。你们再帮帮我,这农家乐再发展该怎么办才好?”
  对于像谭懂翠这些问题,工作组遇到了不少。他们对此已经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4个驻点村共有农家乐11户,主要依托自家房屋和山林经营本地农家菜。从经营情况来看,农家乐始终不温不火。旅游大环境没有形成、农家乐千篇一律,特点不突出、消费群体单一、宣传不够是主要原因。”工作组同志说,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请来旅游规划专家团队,着手编制一部巴东南部旅游发展详细规划,目前前期调研已结束。
  今后,工作组将通过开展农家乐培训、上门服务等方式引导农家乐差异化发展,同时努力为乡亲们筹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帮助他们在致富路上走得更顺利。
离线勿忘我

发帖
1664
铜币
18381
威望
57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2-09
这个主意发,有环境优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