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大部分国家情人节互赠礼物的传统,日本女性通常在这天向男性赠送巧克力。不仅是情人,包括男同事、男性朋友、男上司等都可坐等“义理巧克力”。
在日本,情人节巧克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真爱巧克力”,用于赠送关系亲密的异性,如男朋友或是丈夫。二是“义理巧克力”,用于赠送朋友关系的异性,代表纯洁的友谊。
根据东京一家百货公司对421名女性的调查,今年“真爱巧克力”的平均预算将从去年33美元提高至37美元,而平均每名女性就要购买10.4盒“义理巧克力”。
媒体报道称,巧克力已在日本民众生活中占据相当位置。如今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巧克力市场。且“日本巧克力市场还在持续增长。”一名比利时巧克力品牌的主管说。
据日本巧克力协会的官网介绍,日本情人节的现状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呈兴盛态势。近年来,女生之间在情人节互赠“朋友巧克力”的行为也开始流行。一名女性指出,“若拿不到朋友巧克力,女孩会深切地感受到缺乏朋友。这与男生不能拿到巧克力不同,问题很严重”。
除了传统的巧克力礼盒,在日本,情人节表达情感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
一些日本女性今年选择利用3D打印机,制作以自己的脸为模型的“人脸”巧克力。3D扫描机扫描人脸后制作硅质模具,并在模具内灌注巧克力,一个拇指大小的人脸巧克力便成型了。
制作一次人脸巧克力花费近65美元,两天内吸引了50多名申请者。不过,只有15人有机会拥有自己的人脸巧克力。
许多年轻女性则在情人节当天前往神社,祈求好姻缘。京都一些主事姻缘的神社,如地主神社、野宫神社等,都在这天迎来成千上万的信女。
鹿儿岛花卉协会在今年的情人节还售出了数量庞大的鲜花。一名顾客称,要在这天感谢他的妻子为家庭付出良多。
当然,单身青年们通常憎恨这个节日。他们组成“情侣去死团”,在日本的街头高喊“情侣去死”的口号、去电影院买单号票将情侣分开、将酒店的大床房订完等。但媒体称,其实他们并不是反对爱情,而是为了表达对情人节充满商业味道和模式化的对白、剧情的鄙视。“去死团”已从日本火到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
不管怎样,日本的巧克力市场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二月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