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77阅读
  • 1回复

黄冈九江试点先行长江中游城市群跨省合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sky
 

发帖
3417
铜币
32543
威望
125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3-08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了一个热词。在中部跨省域城市群构建框架中,有一块试点正在悄然先行,这就是湖北黄冈与江西九江合作开发的黄梅小池“经济特区”。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黄冈市委书记、市长刘雪荣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相关内容。

黄梅小池“经济特区”:中三角跨省合作试验区

黄梅小池“经济特区”由湖北省黄冈市与江西省九江市联合,跨江、跨区域合作开发,作为湘赣鄂皖联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跨省合作的试验示范样本,共同构建中三角战略支点。

通过省际边界融合式发展,黄冈、九江计划将黄梅小池打造成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先行区、中部现代物流商贸区、滨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双方合作的重点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商贸市场、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五个一体化”。初期将试点跨省合作建设开发区,发展“飞地经济”。

合作的可能与必然:一衣带水、各有供需

地相近,人相亲,桥相连,注定了黄九合作的可能性。

黄梅小池,“鸡鸣三省”之地。华东、华中、大武汉、皖江、环鄱阳湖五大经济圈在此交汇,鄂赣互联,它是“中三角”的黄金节点。

小池与九江,一桥相连,经济相互交融。此前,两地合作开通了全国首条跨省公汽,黄梅小池、分路、刘佐等沿江乡镇的近5万亩蔬菜直供九江,占其市场份额80%以上。

小池资源丰富,却投资乏力、发展不够;九江发展迅速,成长空间却有限。双方一衣带水,又各有所长、各有供需,注定了合作的必然。

合作进展:框架协议签订,基础建设进行中

2012年,黄冈提出:将小池、黄梅纳入大九江发展规划,通盘布局;调整小池发展规划,定位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先行区、跨江跨区合作试验区、中部现代物流商贸区、滨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重新布局小池基础设施网络。在能源、给排水、电力、通讯系统、防洪排涝、垃圾处理等方面与九江全方位对接,力争实现交通同网、教育同兴、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

优化产业结构,与九江错位发展。把小池建设成辐射大九江的优质鲜活农副产品基地,成为九江的“菜篮子”;以现有产业为纽带,承接沿海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转移,成为九江仓储、加工、原材料、研发基地。

2012年11月9日,九江市市长殷美根率团赴湖北,与黄冈市市长刘雪荣正式签订推进跨江跨区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协议明确,将共同实现“一江两岸”规划一体布局、空间一体延伸、基础设施一体对接、产业一体发展、公共服务一体优化等区域内“五个一体”目标,促进两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加快实施,将“一江两岸”建设成“中三角”的重要节点。

小池经济开发区是湖北省口子镇中唯一的省级开发区。近年来,黄梅修编完善了《小池滨江新区总体规划》,小池镇被定位为鄂皖赣三省交界地的物流中心,以发展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边贸和运输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小城市。黄梅要将其建设成九江的“浦东区块”,实现错位、联动发展。

黄冈正全力完善鄂东路网:九江二桥计划2013年通车;开建麻瑞高速公路,连接麻城和江西瑞昌;修建沿江公路,打通蕲春蕲州到黄梅小池的120公里断头路。

合作的特色:高规格、高起点、大投入、大支撑

黄梅小池“经济特区”具有“两高两大”的特点:高规格推动,属于省级开发区,得到省委省政府亲自谋划部署;高起点规划,由省湖北三大设计院共同完成总规划和七个专业规划;大规模投入,有省级财政投入10余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省联发投注资10亿元的投融资平台;大产业支撑,规划中有临港产业园、中部商贸物流产业园、江北工业产业园等三大产业共同支撑。

离线启呈

发帖
1163
铜币
3472
威望
96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3-13
支持支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