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政府最重要的是扶持龙头企业。黄冈就是通过主打李时珍品牌救活了蕲春医药产业。
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
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发展还采用单向资源利用方式,没有有效建立起双向的可循环资源利用方式。
荆门市委书记万勇
在发展软件产业中,应注意研究新的服务形态与盈利模式,一旦开拓出来,产业的效益惊人。
武汉邮科院院长童国华
做大食品加工产业,需要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政府扶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抢占市场份额。
国宝桥米董事长李健
省十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富强湖北,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目前形成的一批千亿产业挺起了湖北的经济脊梁,未来如何培育和发展新的增长点?昨日,本报记者就我省确定的重点培养产业发展路径,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刘雪荣
培植龙头企业
带动医药产业破千亿
本报讯(特派北京记者 郭婷婷)湖北省计划“十二五”将医药产业发展成为千亿产业。该从哪些方面突破?政府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全国人大代表、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建议,加大培植龙头药企力度,以其带动湖北医药产业破千亿。
黄冈的医药产业在湖北省内发展较好,2011年就占到了全省医药产业11%的份额。谈到发展经验,刘雪荣表示,要想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政府必须加强服务,包括科学制定医药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造阳光高效的政务服务,最重要的是扶持龙头企业。
“黄冈就是通过主打李时珍品牌救活了蕲春医药产业。”刘雪荣举例说,蕲春县是李时珍故里,气候也适宜于中药材生长。近几年他们主打李时珍牌,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为龙头,以李时珍医药集团、李时珍国际医药港为支柱,大力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催生了生物制药、医药加工、医药保健品、药品包装、保健食品等五大产业集群,成为湖北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李时珍医药集团也进入全国医药企业百强。
“李时珍品牌总产值已超过20亿元。我们希望在5年内突破百亿。”刘雪荣说,湖北省还拥有九州通集团、人福药业、马应龙药业等大型医药企业,只要培植出10家这样的龙头企业,就可轻松带动医药产业破千亿大关。
全国人大代表万勇
树立再生利用理念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
本报讯(特派北京记者 罗婷)循环经济产业是我省今年全力推进的新兴产业。全国人大代表、荆门市委书记万勇认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关键要从逆向生产设计方面破题,在全社会树立废弃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的理念。
荆门市是我省唯一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近年来,通过开展工业废渣、废气、废水、余热和生产生活废品再利用行动,将循环利用废弃物和低碳发展从理念变成实践,已初步形成6条首尾相连、共生耦合的生态产业链,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万勇分析,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发展还采用单向资源利用方式,没有有效建立起双向的可循环资源利用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要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做好废弃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
如今,荆门的循环经济产业正朝着打造千亿产业甚至是万亿产业的目标奋斗。万勇认为,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前景巨大,是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强力引擎,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需要加强宣传,使全社会形成循环利用的理念,引导各界有序回收、科学利用废物资源。
同时,政府应当出台税收、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和技术推广应用,扶持培育一批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和绿色项目,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延伸和集群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童国华
发挥技术优势
集成电路大有可为
本报讯(特派北京记者 柯美杰)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童国华说,湖北科教实力雄厚,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等方面有技术优势,应该大力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非常大,如果混乱将造成浪费,国家应有序布局,湖北无疑应成为重点甚至是龙头,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把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童国华说,湖北在许多方面具备技术优势,其中信息产业大有可为,比如集成电路方面有不少技术,但产业优势尚未完全发挥。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湖北应该在集成电路方面有所作为。
童国华还认为,湖北在做好信息产业的同时,要做大软件产业,特别是自己的软件企业。现在国家大力推进三网融合,这离不开软件及开发,尽管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有许多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加大软件方面的开发。
他建议在发展软件产业中,注意研究新的服务形态与盈利模式,一旦开拓出来,产业的效益惊人。如现在的网购,事实上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开拓,需要软件服务业的创新。
他还表示,应加大军工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发展,湖北一些军工企业在信息产业方面有非常好的技术,如果能与民用相结合,将会推进信息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李健
树立品牌意识
抢占市场份额
本报讯(特派北京记者 周舜尧)“中小企业多,知名品牌太少。”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健谈及我省战略新兴产业食品加工业时表示,推动该产业整体发展,需要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李健说,食品加工业准入门槛不高,以致形成了中小企业较多的现状。以他较为熟悉的大米加工领域为例,在荆门市就有约500家大米加工厂,这样同等规模的中小企业过多,会对产业整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影响食品安全等问题。
“有些领域已形成"垄断",这也提醒我们要注意树立品牌意识。”李健说,食品加工业中的饮料领域内,可口可乐、娃哈哈等5家企业占据了90%以上市场份额,新品牌想抢占大量市场份额几乎不可能,这体现出知名品牌的价值,做大食品加工产业,需要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政府扶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以抢占市场份额。
李健认为,除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外,技术创新对食品加工行业同样非常重要,目前湖北在产品深加工上还是缺乏智力支持。例如以大米加工而成的饮料“米汁”,早已在日本、韩国等地流行,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是中国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却不多,未来政府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一些研究性项目,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