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山村气象新 ——柳坪乡邱山村村庄整治成效显著
本网讯:地处皖鄂两省交界处,宿松、蕲春、黄梅三县结合部的柳坪乡邱山村,是我县海拔最高的山区村。该村成为县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以来,在县乡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在村级党组织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示范点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庄环境变美了,群众生活更好了,一个宜居、宜游,被誉为“天上街市”的秀美山村正呈现在人们眼前。
整体环境明显改善
聊起村庄整治前后的变化,邱山村阳坦组村民王亚珍深有感触。“家里房子更宽敞了,我家以前是三间土砖屋,拆旧盖新后,住上了三间两层的楼房。现在再也不用走泥巴路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小车也能开到门口。从前村里房屋横七竖八,出门就看到猪圈、厕所,现在新建的猪圈、厕所集中建造,和住房分开,苍蝇蚊子少了,家里干净了,传染病也少了。村里架起了路灯,种上了草和树,村庄变得漂亮了,还建起了休闲广场,到了晚上,在广场上跳健身舞的村民就有二三十人。和过去相比,现在村里环境好多了,儿子找媳妇都好找了!”王亚珍笑着说。
和王亚珍一样,该村茶园组低保户、今年61岁的王冬梅也感受到了居住环境的新变化。王冬梅一家共三口人,她的丈夫吴泽启只能干一些简单的庄稼活,二十多岁的儿子在亲戚的帮助下外出务工,一家人生活很困难。邱山村村庄整治工作开展后,在县、乡、村各级和她家亲戚们的支持下,王冬梅家新盖了三间两层的楼房。“以前家里只有一间半瓦屋,出门就是泥巴路,有了上面的补贴,现在全家住进了新屋,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接到了家里,生活方便多了。”王冬梅说。
在该整治示范点,笔者看到,环形水泥路贯通全村,各户门前空坦都已硬化;村道旁路灯矗立,路两边栽种的树木草皮吐着绿意;改造后的新民居依地势排列,高低错落有致。春日山间薄雾升起,白墙黛瓦的村落安静地依偎在青山的怀抱中,绿水池塘、大小梯田点缀其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秀美的山水画里。该村干部吴泽虎介绍,一年来,全村共拆除危旧房105间,新建房25户,完成旧房侧立面改造73户,新铺设排水管网1430米,硬化道路6800平方米,新建农民休闲广场1个,新安装路灯87盏,新建沼气池57口,集中新建猪圈、杂物间50多间,村庄整治目标基本完成。“整治后的环境好了,群众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中,思想观念也转变了,都在自觉维护整体环境。各家都自备垃圾桶,养成了垃圾集中处理的好习惯。村里还聘请了5位村民搞环卫,公共环境也得到了维护。”吴泽虎说。
党员作用充分发挥
村庄整治工作推进伊始,邱山村就碰到了困难。“美好乡村建设是一个新事物,怎么搞,搞多久,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村民们不清楚,大家犯起了嘀咕。拆危拆旧工作推进后,群众看到自己眼前利益受损,又担心花钱,就都有抵触情绪。大家又担心猪圈、厕所、杂物间拆除后,没地方放柴草。村民们像这样的疑问很多,整治工作一开始推进很困难。”该村村民理事会副会长、党员吴保安说。
为打破进展缓慢局面,加快推进整治工作,该村决定从村里党员入手,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让党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里花大力气争取到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却遭到村民的不理解,沿路违章建筑难以拆除,工程不能开工。看到这一情况,党员吴先炉主动要求村委会先从他家拆起,协助村委会拆除自家路边建筑。为支持村里修路,还将自家路旁田地无私捐献出来,号召亲戚朋友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在他的带动下,百姓的抱怨少了,主动拆违的村民多了,工程推进顺利了,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建设的良好氛围。”邱山村党支书记吴为民说。
据了解,该村在整治工作推进中,不仅让党员做美好乡村建设的“表率员”,还要求党员做美好乡村建设的“宣传员”、“监督员”。发动党员在村口、主干道、村民集聚点张贴宣传图画、悬挂横幅,利用村务宣传栏宣传政策,走进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做群众思想工作,让群众了解美好乡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渐渐赢得了大多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邀请老党员加入村务监督员队伍,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督促村干部依法办事。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老党员、星级文明户、“双培双带”示范户、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有了党员的带头示范,有了群众的参与监督,村庄整治中的利益关系理顺了,群众的诉求满足了,工作推进就快了。”吴为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