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091阅读
  • 0回复

湖北黄冈:棉花病虫呈现大发生的势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风吹杨
 

发帖
2812
铜币
30762
威望
84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6-26
  进入七八九月,正是黄冈市在田作物面积最大,生长最旺的时期,同时新的一轮病虫发生的高峰也将展开,根据前段时间对病虫发生情况的调查,结合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历史资料及天气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今年我市水稻、棉花仍将是一个严重发生的年份,病虫并发,虫害重于病害。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棉铃虫、蚜虫、棉花枯黄萎病、烟粉虱将呈中等偏重以上程度发生;主害代稻飞虱、四代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局部地方烟粉虱、棉花枯黄萎病及水稻穗期综合症将为大发生,病虫发生形势是分严峻。
  一是当前多种病虫基数高,发生较往年重。已呈现大发生的势头。
  据植保部门定点调查,今年一代二化螟发生重,田间基数高。一代二化螟平均枯心率0.1%-5.1%,最高10.2%,重于去年;亩残虫量1400-3510头,其中武穴市比历年增80.6%。早稻纹枯病部分田块发病严重,蔸病率达到50%以上。二代棉铃虫在早发棉上田上为害程度加重武穴市系统观察:二代百株累计卵量65.3粒,比去年同期增加42.3粒,累计百株虫量0.67头,比去年增加0.17头。大田普查:百株卵量32.2粒,比去年增加24粒,百株虫量2头,比去年同期增1.46头,二代发生程度为近几年最重。棉蚜、棉红蜘蛛前期在部分地方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为害。严重田块有蚜株率100%,棉蚜百株虫量过20000头;红蜘蛛有螨株40%,百株螨量5000头以上。特别是水稻稻飞虱,今年稻飞虱迁入偏早,田间见虫早,迁入峰次多,褐飞虱比例高。武穴市系统观察5月10日田间见虫,百蔸褐飞虱2.5头,白背飞虱1.5头。黄梅、武穴灯下监测,5月下旬有两次迁入高峰,其中黄梅县单日灯下虫量为360-640头,灯下虫量5月累计虫量1378头,是2005年、2006年同期的96倍、110倍。目前稻飞虱田间虫量虽然不高,但危险性极高。据黄梅、武穴、蕲春、红安6月上旬调查,见虫田块12-30%,稻飞虱百蔸虫量分别为:50-300头、90-260头、12-212头、25-132头。田间虫量低于去年同期,但部分田块已见褐飞虱短翅成虫,存在极高的危险性。
  二是耕作制度、作物布局等十分有利于多种病虫的转移为害,病造成病虫加重发生。
  水稻耕作制度有利于多种虫害发生。今年我市大量推广水稻免耕等轻型栽培措施,直播稻面积扩大,优质中、晚稻面积占80%以上,加之水稻播期复杂,同一区域不同生育期水稻同时存在,有利于二化螟、三化螟的取食为害加重后期发生。由于今年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插花、间作、套种面积增加,加之管理上的参差不齐,有利于棉花上多种害虫转移为害。
  三是几年气候条件对病虫的发生有利,天气为害于病虫灾害并存将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据气象部门预报,汛期雨量正常偏多1-2成,汛前期有涝重于旱的趋势,后期有阶段性伏秋旱。梅雨期偏长、雨量偏多,每旬都有降雨过程,有利于稻飞虱的迁入,且一旦气候条件适合,极有利于水稻上多种病害的流行发生,特别是稻瘟病褐后期综合症在局部地区成灾。同时前期雨水偏多,容易造成渍涝,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开展,加重病虫害的为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