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19阅读
  • 0回复

安陆斥资1.6亿元自砸“瓦都”招牌 实施产业转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启呈
 

发帖
1163
铜币
3472
威望
96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4-12

    曾以“中部瓦都”名气为傲的安陆市,正掀起自砸招牌的大动作——斥资1.6亿元,收购城区17家琉璃瓦生产企业,腾笼换鸟实施产业转型。
    目前,已有7家企业被拆除,9家企业停产,1家企业即将停产。过去瓦厂云集的南城街道,正建设中山小榄工业园等一批新园区。
    2001年,一外地客商在安陆雷公镇发现适合制造琉璃瓦的页岩石,建起首家瓦厂。因利润丰厚,到2011年,安陆共有32家琉璃瓦企业、62条生产线,占全省90%以上市场份额,并销至川、陕、湘、粤等10余个省市,赢得“中部瓦都”美誉。历经市场淘洗,前年,全市17家琉璃瓦厂日生产能力仍达40多万片,年产值2.4亿元。
    污染伴随而至。自2007年开始,城区居民开始投诉瓦厂气味太重,令人喘不过气;黑烟笼罩,不敢开窗晾衣。凤凰湖大酒店等企业也反映,空气污染太重影响正常经营。该市招商局称,曾有食品、纺织等对环保要求较高的企业家前来考察,一看到路两侧的烟囱,扭头就走。
    近几年,安陆强制琉璃瓦企业安装除尘设备,改用煤气发生炉,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烟熏雾罩的“美名”,再响也要丢!去年5月,安陆决定:自砸“瓦都”招牌,关停所有琉璃瓦生产企业。为补偿企业损失,政府以每条生产线70万元的价格买断,另予土地、厂房等补偿,总金额达1.6亿元。
    目前,多数企业已开始转型。精诚琉璃瓦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介绍,公司正在建设物流中心。曾拥有最多生产线的顺发公司更名久顺集团,改营家禽养殖及饲料生产销售。3家愿继续做琉璃瓦的企业搬到偏远的原材料产地雷公镇,通过技改大幅降低了污染。
    腾笼换得凤凰来。安陆市委书记汪尧中介绍,过去烟囱林立、灰雾笼罩的南城街道,已迎来中山小榄工业园、上海闵原电动车、海王生物等园区和企业入驻,成为安陆招商引资质量最高的区域。
    记者手记
    好环境是最现实的生产力
    梁晓莹 汤炜玮
    说是城市,不像城市,处处烟囱吐灰龙,低水平的乡镇企业大扎堆;说是乡村,更不像乡村,看不见蓝天,望不见碧水,记不住乡愁。
    安陆的尴尬,缘于琉璃瓦。客观讲,它对发展地方经济曾立下大功。然而,用市委书记汪尧中的话来说,主导产业应是科学、生态、发展的,既要站在现实的角度,更要具备长远的眼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保意识、资源意识的觉醒,经不起时间检验的某些“主导产业”,该淘汰时就得淘汰。
    安陆将琉璃瓦产业集群果断淘汰,立马变成香饽饽,优良企业接踵而至,人气迅速汇聚,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劲猛。这说明,青山绿水、洁净空气才是“黄金资源”,好环境是最现实的生产力。
    此举当赞。一是不为“名气”所累。“中部瓦都”名是好听,但大账算不过来,再美的名气不要也罢!二是有魄力。1.6亿元,对一个县级市不是小数,但他们壮士断腕,义无反顾,以短痛换来长远前景,堪称聪明、精明、高明。
    自砸招牌,当然是个艰难的决定。但绕是绕不过去的,拖也不是办法,这样只会使问题越积越多,转型难度越来越大。直面现实,当断则断,早改早主动,方为上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