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报新闻热线多次接到市民投诉,在黄州城区不少马路边都有废弃或老旧病残被撞坏的电线杆,不仅影响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昨日,记者从市政管理部门了解到,市区范围内还有千余根电线杆“无人认领”,目前对这些没有“娘家”的电线杆正在逐步进行清理。
市民吴先生家住沿江路,每次上班都要绕过半个城区,他留意过从沿江路到西湖四路经过的路段上有不少“隐患”电线杆。“有些电线杆占着人行道,还有一些电线杆快被撞断了,表面破损倾斜,万一电线杆倒下,砸到人就危险了。”
调查
千余根电线杆需清除
昨日,记者就此问题向市政设施部门反映,市市政设施管理处负责人表示,电线杆是有产权的,“谁的孩子谁负责”,市政部门也会逐个和电力部门、通信部门联系,通知其工作人员到现场认领。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就市民反映强烈的无主电线杆组织过3次清理行动,清理了近60根,城区范围内目前还有千根左右电线杆待清理。清理的这些电线杆均是使用年代久远,无任何产权单位认领的。今年年初,该处对于城区范围内的电线杆进行摸排清查发现,这些电线杆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部分,一个是地方进行基础建设时遗留,再就是城区偏远地段无人管理,还有小部分“管线入地”后没及时清理。
“我们询问了通信、供电等5个部门,清理前每个部门都派人对上述电线杆进行摸查,结果他们都表示,电线杆不是他们的。”该负责人表示。
呼吁
产权单位及时清理
“我们主要负责督办产权单位进行清理拆除,没有办法强制执行。这些部门不认领电线杆,市政也没有处罚措施。”市政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呼吁全市各个电线杆产权单位对各自管理的电线杆进行自查和清理,如发现存在“隐患”的电线杆及时向市政部门反映。
记者了解到,由于电线杆上并无任何产权单位的标记,清理难点在于如何找到并明确产权责任单位。目前市区马路边的电线杆产权归属复杂,分别归属于供电、电信等几个部门,其中供电用电线杆中有一部分还属于用户自有,这使得产权认定起来很困难,目前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规定废弃电线杆如何解决。市政施工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市区“管线入地”的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电线杆退出历史舞台。
吴先生表示,关键问题是怎么及时清理废弃、威胁行人安全的电线杆。他建议对无产权单位的电线杆,由政府指定部门处理。在报纸等媒体上发布公示,说明电线杆的具体位置,如果主人在规定时间内仍不认领,将由指定部门直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