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933阅读
  • 0回复

风景这边独好——我市旅游业跨越发展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qcip
 

发帖
3392
铜币
14462
威望
249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大别锦绣,阅尽人间春色。大别逐鹿,淘尽千古风流。

  近年来,黄冈旅游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从打通旅游与工业联姻的通道、转变种庄稼到“种风景”的理念,到整合“一塘水”汇聚成“一江水”的资源,从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人文旅游到文化产业创意城、旅游标准化建设试点县,从推进智慧旅游及景区“一票通”到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黄冈正一笔笔描绘历史新画卷的万千气象。

  一通劲鼓,揭开旅游业跨越大幕

  建设“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是省委的厚望。

  实施“强工兴城,强农兴文”发展战略,是老区的期盼。

  黄冈的跨越发展不仅要靠工业,更需要旅游业的发展壮大。要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这个“无烟工业”、“朝阳产业”,使二者互相融合,相得益彰。

  工业崛起为旅游业跨越提供底气和实力,旅游业跨越给工业崛起带来动力和活力。

  以秀美大别山为背景,用好我市丰富的红色、绿色、人文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

  优势,市委、市政府擂响了黄冈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劲鼓。黄冈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大幕徐徐展开——

  2007年,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鲜明提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为老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8年,市政府在麻城龟峰山召开了全市旅游景区建设现场会,拉开了全市旅游景区建设的序幕,振奋人心。

  2011年底,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全线通车。它像一根红线,将境内7个县市38颗景点珍珠串联起来,将这条“项链”烙上大别山品牌。

  2013年,市委确立“双强双兴”发展重点,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摆在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等重要位置上,同步推进。

  2014年,以智慧旅游建设为主题,将旅游综合收入和增长幅度纳入县市区目标考核内容,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

  春华秋实。我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全市游客量达500万人次,2013年上升到1500万人次;2007年旅游收入达22亿元,2013年增长至78亿元;2007年旅行社数量55家,2013年增长至93家;2007年星级饭店18家,2013年增至41家;2007年的持证导游人数196人,2013年增至471人。2007年至2014年,全市A级景区由5家发展到36家,国家4A级景区从零增至12家……

  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塑造强势旅游品牌,黄冈开始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新跨越。

  一盘妙棋,提升旅游业整体实力

  纲举才能目张。“双强双兴”直接推动了老区的新一轮旅游景区建设热潮!在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业整体实力上,黄冈下了一盘妙棋,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2006年8月,黄冈出台了《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次年年初,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作为“民生欠账工程”,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刘雪荣当起了“湖长”,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签下“军令状”,明确了将其建成集生态环保、东坡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公园的目标。

  建设者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新景区必须烙上黄冈元素,让地域特色、文化之魂克服“千城一面”;力求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景区精品工程。通过关停、搬迁污染企业,截污、隔离污染源,生态恢复重建,遗爱湖景点临皋春晓、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琴岛望月、红梅傲雪、幽兰芳径、平湖归雁等工程相继竣工。

  如今,市区投资14亿元打造的遗爱湖公园成功创建AAAA景区,成为东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地标。一座不到40万人的城市拥有一座5平方公里的城中湖公园,是一份执政为民的真实写照。

  有人疑问:如果把遗爱湖给房地产公司开发,地方财政肯定可大赚一笔,现在变成市民公园,会不会亏了?市委书记刘雪荣的回答是:不亏。有了遗爱湖公园,整个城市升值了;加上老百姓从中获得的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更不会亏!

  武冈城铁的开通,给黄冈旅游带来了商机。为了留住客人,黄冈市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了一批阵容豪华的大型旅游项目。

  2014年7月,恒天黄冈文化创意城配套项目开始动工,这也是中国恒天集团在中部缔造的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由世界顶级的迪士尼策划团队、美国ima设计公司以及国际娱乐第二品牌集团“乐高”团队共同打造的主题乐园,开亚洲先河。小镇占地1040亩,预计投入30多亿元、年接待量达200万人次。届时,老区黄冈主题公园梦,将迎来圆梦时刻。

  一花引得百花开。投资27亿元的“红安·中国将军文化军事乐园”和投资35亿元的“中华军魂·将军城”开建,定位华中功能最全、品位最高的军事文化旅游区;投资20亿元的黄梅禅文化旅游区,以禅学、禅修、禅养为主线,定位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禅文化旅游目的地;投资20亿元的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定位国际生态医药、健康产业基地以及贸易和交流的平台;投资近10亿元的福白菊产业园、大别山花卉苗木城、茶花大观园项目,填补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空白。

  黄冈旅游项目方兴未艾。北京伟光汇通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罗田大别山古城,投资27亿元的罗田三里畈温泉和薄刀峰景区,集温泉养生、文化娱乐、休闲度假、体验观光于一身。

  引入主题公园、温泉酒店、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一批体验性、参与性更强的旅游休闲项目,促进了黄冈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向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科普教育、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一股旋风,传递旅游品牌浓香

  美景区需要美誉度。近年来,黄冈加大旅游营销,劲刮宣传旋风,精心举办了一系列有创意、有影响、有轰动效应的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使得老区黄冈声名远扬,享誉四海。

  旅游营销,创意是灵魂。黄冈一改以往传统、零散、被动的市场推广方式,整合各种营销力量,建立了政府做形象、企业做产品的营销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促销的新模式。

  “多情大别山、风流看黄冈”的旅游广告片频现央视一套,“将军故里、传奇红安”,“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等形象广告,成为央视旅游推广宣传的主角。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整合投入5000余万元资金进行旅游营销推广,使黄冈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

  连台好戏呈异彩。近年来,全市上下以“黄冈大别山以及大别山所承载的历史和人文”作为旅游核心品牌资产,找第一,做唯一,先后开展冠名“大别山”号品牌专列,召开旅游宣传口号新闻发布会、旅游推介会,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东坡文化节、两届中国·黄冈挺进大别山漂流赛,以及杜鹃节、摄影节、甜柿节、红叶节、医药节等宣传推介活动,在省内外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投放各类营销广告,借助智慧旅游掌上平台、政务网、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报纸电视有声有色,网上网下频繁互动,节庆活动高潮迭起,黄冈旅游品牌形象渐入人心。

  让黄冈旅游品牌持续发酵,打响世界。2014年5月,黄冈参加了由国家旅游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华中旅游博览会,并获得“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展台奖”殊荣。博览会上,黄冈组织各县市区旅游局、旅游企业共25家单位参展,现场举行的各类特色活动吸引了不少观众。通过官方微信、智慧旅游互动抽奖活动,免费派送薄刀峰、天堂寨、桃花冲、大别山主峰、毕昇温泉等旅游景区门票,3天共接待观众3.5万人次。2014年6至9月,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黄冈挺进大别山漂流赛。副市长詹旺民说:“我们争取用三年时间,将黄冈市打造成为中国漂流之乡,打造成为最具旅游特色吸引物。”

  市旅游局局长郑光文介绍,仅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市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175.4万人次,同比增长20%,其中过夜旅游者61.4万人次,“一日游”游客1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21%,旅游业呈井喷之势。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我们欣喜地看到,致力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的黄冈,正在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正张开手臂,拥抱世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