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80%的科研成果是由企业研发;但在中国,70%的科研技术是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发的,技术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5月21日,在湖北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黄冈市副市长詹旺民道出了黄冈的做法:开展“千企联百校”的活动,通过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平台和科技成果与该市企业对接,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搭建产业支撑平台。
据介绍,黄冈已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3所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6所省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落地转化科研项目41个,共建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3个。
其中包括:引进武汉大学博士熊智敏的无人机测绘项目;结合黄冈红色旅游发展需求,引进武汉大学硕士方紫嫣的红旅邦(大别山红色旅游网)项目;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引进上海同济大学休闲农业设计室项目等。
“黄冈市共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器12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9家,同比增长45.3%。”詹旺民表示,黄冈2014年共登记省级成果43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8.9亿元,同比增长77.3%;6个项目被列为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是前3年的总和。
在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上,黄冈推进“十免”扶持和“五有”保障。据了解,3年内,黄冈市为创业者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客户接待室;免费为入驻企业提供3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场所、500-1000平方米的厂房、免房租住房;聘请黄冈籍知名企业家和本地成功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一对一”为创业者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