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在罗田县匡河镇石马山村口的招呼站,一辆贴着“农村客运”大黄标的小型普客司机热情招呼村民上车。
村民李嫂乐呵呵说道:“现在到镇上有固定的客运班线,真是方便。以前只能请摩的送,还得花30多块钱。”
石马山村位于该县匡河镇北部,平均海拔约880米,距镇中心11.5公里,恶劣的出行环境、出行需求少再加上过高的成本,先前审批的匡河到石马山村的客运线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乡村客车时通时不通。如今,以新模式开通的农村客运真正给村民带来了便捷。
自第五轮“三万”活动“村村通客车”工程启动后,针对罗田域内多山的情况,该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对全县380条农村客运班线和742台客运车辆的运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强化农村客运宣传。各乡镇按照“村村通客车”要求,不断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一公司一片区,一片区多线”的客车经营模式。此外,该县还出台了《罗田县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通村客运购车、车辆保险动态监控以及客运亏损的实施补助政策,确保农村客运“有效益、管长远、开得通、留得住”。
通过以上措施,该县新开通客车线路6条,延伸原有线路26条,新增客车6台。截至目前,全县已实现了396个行政村通客车,农村客车通村率达到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