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01阅读
  • 0回复

楚天都市报“南水北调人文行走”今日启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5220
铜币
34094
威望
325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8-16

今天上午,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支持,楚天都市报主办,金龙泉啤酒独家冠名的“南水北调人文行走”活动在武汉启程。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双冠王”刘醒龙,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南水北调“移民书记”赵久富,湖北青年画家李瑾,与楚天都市报读者代表携手,前往此行第一站,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

从今日起,人文行走团队将驾车经过丹江口、南阳、郑州、焦作、石家庄等工程节点城市,于一周后抵达北京。团队成员沿途不仅可以探访中线工程重要节点,感受工程恢弘气势,领略先进的技术理念,还可以从文化视角探寻这一工程的重大意义和文化魅力。

行走期间,楚天都市报将专题呈现本次活动。随行的文艺名家、移民代表和读者代表,都将用自己的笔触,展现这一举世瞩目工程的伟大和壮观。同时,本报还特邀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在重点工程节点委派专家给予解读揭秘。

刘醒龙:边走边寻文学的青山绿水

本次“金龙泉啤酒南水北调人文行走”邀请到著名作家刘醒龙。昨日,刘醒龙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表达了对这次活动的期待。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用到了很多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隔行如隔山,普通人看的是热闹。但对刘醒龙而言,他是有实践经验打底的,因为他曾是英山一水库工地唯一的技术员。

刘醒龙高中毕业后,在英山县水利局干过两年,修过两年水库。上世纪70年代,英山县修建岩河岭水库,十几万立方米的小水库,动用了1万多名民工,而刘醒龙是工程中唯一的技术员。40多年过去了,水库仍在,原来大坝旁边用来挂高音喇叭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直径一尺多的大树。而曾经在那里写下长篇小说《弥天》的刘醒龙,则成为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双冠王”。

3天前刘醒龙刚刚从西藏长途跋涉回来,还在醉氧中,今天立刻加入到本报“南水北调人文行走”。他相信,活动中会有人和事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他准备一路上去寻找“文学的青山绿水”。

前年冬天,刘醒龙去看过京杭大运河,他说,当时站在古运河旁,看着中华文明创造的奇迹,被深深震撼。南水北调工程举世闻名,他也要亲自看看,现场去感受。

刘醒龙对南水北调工程有很多文化方面的认同。老家就在团风的刘醒龙,曾经几次去过赵久富所在的移民新村,他觉得这是全世界移民史上的一种创举。“移民搬迁最大的难处其实是文化,人一旦离开故土,会有一种落叶找不到根的感觉。”刘醒龙认为,这次南水北调移民,是把树的根连带着土一起移过去的。原来的村组还是原来的村组,过去的邻居还是邻居,主要亲戚还住在一起。当故土被一库清水淹没的时候,移民的社会关系、教育系统、行政架构都没有改变,这会让人有一种踏实感、归属感。

赵久富:为了走完整个中线工程而来

赵久富是南水北调移民的杰出代表,今天,他将与作家和画家一起出发,完整探访他和40万移民为之贡献和牺牲的中线工程。

1967年,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12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湖北郧县余嘴村。2010年,赵久富又带领余嘴村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如今,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赵久富也带领移民在新的家园走上了致富之路。今年初,赵久富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楚天都市报记者联系上赵久富时,他这一周的时间表上,还有好几项工作需要他牵头完成。听说此行能完整走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他向移民村的父老乡亲征求意见,大家一致支持他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参加此次人文行走。临行前,乡亲们还托他给北方人民捎上一封信。信中说:40万移民响应号召,舍小家为大家,只为让北方的同胞能够宽宽敞敞地喝上干净水。借此机会,40万移民乡亲也想提个请求:希望北方的人民喝到清澈甘甜的汉江水时,能够珍惜每一滴水,节约用水!

李瑾:饱蘸家乡水彩绘生命河

“在国外呆的时间太长,回国后感觉自己像个回家的异乡人。近年来,我多次去过湖北山乡村镇,觉得祖国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可以让我去描绘表现!”8月13日,画家李瑾接受了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说明了自己参加这次南水北调人文行走的初衷。

李瑾曾在俄罗斯国立列宾美术学院深造六年,后来作为海外留学优秀人才被引进到湖北省美术院。初到俄罗斯那年,李瑾赶上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这座城市在二战之后千疮百孔,战后重建恢复的欧洲风情令人赞叹。她希望在中国也领略这种意志力和创造力带来的震撼。“人类的智慧可以创造怎样的奇迹?南水北调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北方人民喝上了清净的汉江水,这条生命之河到底有多宏伟?我这一次可以亲身体验。”临行前,李瑾充满了期待。

邀您与刘醒龙同题写作

您是否曾经走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您与这项举世瞩目的工程,有没有难以忘怀的记忆?您想象中那些或雄伟或壮观的工程节点,是什么样子的?来吧,拿起您手中的笔,敲响桌上的键盘,书写您自己的南水北调故事。特别欢迎楚天都市报的小读者们,挥动想象的翅膀,让你们的文字随着那一脉清流去北方吧!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伦落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