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24阅读
  • 0回复

103岁老红军何华庭亲忆:炮弹在身边爆炸 残腿走完长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ky
 

发帖
3454
铜币
23247
威望
179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人物名片】
何华庭,1913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1934年8月参加红军,1937年4月入党,在部队主要担任警卫、通信员、司务长、管理员等。解放后,曾在湖北省黄冈地区卫生处、黄冈公安处,沙洋马良农场、黄土坡农场等单位工作,历任队长、中队长等职务,1975年离休。
嘉陵江战役中,22岁的红四方面军通信员何华庭左腿严重受伤,凭借顽强的意志,他硬是一瘸一拐地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长征。
17日下午,省人民医院的一间病房里,103岁的老红军何华庭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长征故事。
从国民党“壮丁”到红军战士
1933年底,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纠集各路军阀,向红四方面军川陕苏区发起了六路围攻。其中,第三路由新编六师师长李家钰指挥,他率新编第61师和23师共15个团精锐部队,由南充向仪陇、巴中方向进攻。
当时的何华庭,是李家钰部队的一名勤务兵。1934年1月,他在老家南充市西充县被抓“壮丁”参加国民党队伍。
4月,何华庭所在的部队被红军打败。被俘后,何华庭和大多数出身贫苦的同伴一道,自愿加入红军,成为一名通信员。
“强渡嘉陵江,迎接党中央!”
1935年1月22日,红四方面军集中主力强渡嘉陵江。为阻止红军西渡,敌人以53个团的兵力布防于600余公里的嘉陵江西岸一线。红军抓紧进行战斗准备,山坡岩石上刻着醒目的口号:“强渡嘉陵江,迎接党中央”。
当时,嘉陵江上没有桥,而当地所有的船只不是被敌人拖到西岸,就是被敌人击沉、烧毁了。“没有船,我们就自己造!”红军动员一切力量,仅用一个多月就造出了100多条船和3座竹扎便桥。
3月28日晚9时许,嘉陵江上雾气氤氲,正是渡江的好时机。何华庭和战友们按计划将战船推入江中,在夜色掩护下直冲对岸。敌人很快有所察觉,开始用猛烈的火力阻挡红军前进。“黑夜中,敌人的炮火结成一道道红网”,何华庭说,战士们毫不畏惧,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阻击,突击队乘机从左、右两侧插入敌阵,拿下几个大碉堡,巩固了滩头阵地。随即,大量后续部队通过竹排浮桥冲过江去。
拂晓,强渡成功。
一瘸一拐走完长征
渡江成功后,红军乘胜追击,先后占领了阆中、彰明、北川等九座重镇,敌人自夸的嘉陵江天堑防线彻底崩溃。
这一仗,让何华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彰明,敌人的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躲避不及,右脚小脚趾和无名趾被弹片切断,左腿膝盖嵌进了巴掌大的弹片,身上也多处受伤。
军情紧急,何华庭来不及等腿康复,就一瘸一拐跟随部队开始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茫茫草地上,饿了,用指头拈几粒炒青稞放进嘴里;渴了,找点野菜、树叶吮汁。喝上一口用灰灰菜、车前草煮的“红军粥”,又能坚持走上一天一夜。
何华庭的双腿一直没能完全康复,每走一步,便是钻心地疼。“我有一个信念,再苦再难,也一定不能掉队”,何华庭说,为绕开敌人的封锁线,他记不清一天要走多少里路,而有时子弹就在头顶“嗖嗖”飞过。
80多年来,何华庭的腿伤一直未能痊愈。每当刮风下雨,右脚趾和左腿膝盖以下都让他剧痛难忍,夜不能寐。
红军就是不一般
1953年4月,何华庭按组织安排,调沙洋马良农场、黄土坡农场担任副股长、繁殖场副场长、中队长等职务,战天斗地,辛勤工作,一干就二十余年。
当时的沙洋,芦苇丛生,荒无人烟。在这所“没有围墙的监狱”里,何华庭与“流放”在此的旧军官、乡保长等反革命分子同吃同住同劳动,开荒垦地。没有房子住,就割芦苇、搭窝棚、睡草席;要打“牙祭”,就打野猪、捕野兔、捞鱼虾。靠着一份执着与认真,他不仅确保了监管与改造的正常秩序,还逐步在荒原建监舍,将荒坡变良田,建设了沙洋监狱日新月异的新面貌。
1959年6月,连续多日无雨,农业中队抗旱救灾,急需人手。时任黄土坡农场米厂厂长的何华庭二话不说,主动请缨到农业六队参加抗旱。他挽起裤管,脱下外套,在抗旱车水的工地上,不休不眠,一干就是三天三夜。
多年之后,老同事说起他,仍会连连竖起大拇指:红军,就是不一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