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84阅读
  • 0回复

蕲春县创新电商扶贫模式 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nsky
 

发帖
3417
铜币
32543
威望
125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近年来,蕲春县紧紧围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将电子商务与产业脱贫深度融合,积极创新电商扶贫新模式,发挥电商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助农增收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夯基础、建体系、搭平台、强品牌、育人才,着力培育蕲艾和农副特产.网销品牌,提高其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助推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
  一、蕲春县情
  蕲春县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版图面积239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办、2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总人口103万人。该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现有重点贫困村136个,贫困人口7.15万户16.12万人。2016年被商务部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后,该县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工作,截止2017年底,已实现76个贫困村出列,85032人脱贫,通过发展蕲艾产业和电商扶贫,带动5442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今年被省商务厅、农业厅推荐商务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电商出村试点县”,10月份获得全国“电商百强县”第59位,全省排名第一。蕲春还有“四张名片”:一是医圣故里。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就诞生在这里,《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和“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2011年,《本草纲目》与《黄帝内经》一同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今年5月26日该县成功举办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活动,30多个国家中医药研究专家学者1000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二是教授名县。蕲春历来崇文重教,名人辈出。上个世纪以来,从蕲春走出去的教授有4300多人,黄侃、胡风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教授县。三是王府胜地。蕲春建县2200多年,以州领县1080年。明代在蕲州设荆王府,历十代,传198年。吴承恩在荆王府任纪缮时完成《西游记》后13回,蕲春也是《西游记》的成书地。四是中国艾都。《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2种药物,蕲春境内有700余种,是名副其实的华中药库。2016年,被中国中医药协会授予“中国艾都”称号。2017年,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二、主要做法
  蕲春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创新电商精准扶贫模式,探索出一条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以蕲艾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一村一品特色农副产品为补充的电商脱贫之路。
  (一)“四动”并举齐抓共管。一是大员带动。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商务、农业、财政、扶贫等22个部门以及15个乡镇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在全国各大电商平台、网络新媒体上宣传推介蕲艾区域公共品牌,突出“养生蕲春,从艾出发”,擦亮“养生蕲春·中国艾都”名片,让这颗神奇的小草深入千家万户。11月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推介会上,蕲艾荣获第一名的好评,现场获得155万公斤订单。二是政策驱动。蕲春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蕲春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贫政策》、《促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实施方案》、《推进电商扶贫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打造区域电子商务高地。一方面对蕲艾经营主体进行奖补。设立6000万蕲艾发展基金,解决涉艾企业和贫困户融资问题;每年从大别山健康产业发展基金中划拨1000万支持贫困户种植蕲艾,补贴涉艾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另一方面扶持涉艾电商运营。明确九个方面25条奖补措施,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电商配套资金,并整合农业、扶贫等其他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用于电商扶贫,在电商示范县专项资金中,安排切块扶贫资金和农产品溯源资金300万元,用于扶持贫困户参与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和农产品上行,对电商物流、产品营销、基础建设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拿出真金白银奖励。三是帮扶联动。结合“一村一品”定位,为贫困户量身定制“12510”电商扶贫工程,即:1个村级服务站要定向指导2家区域内种养大户或专业合作社,至少带动周边5户村民从事网商、微商销售,每户帮助10户以上的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各驻村工作队积极收集贫困户的农特产品产出信息,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介,采取众筹等新零售模式实行预售,确保时令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用户手中。该县科技局驻村工作队帮助大同镇方桥村贫困户通过社交电商销售白萝卜20万斤,实现户均增收800元。四是考核促动。该县成立电商扶贫指挥部,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建立电商扶贫指挥部联席会议制度和“季汇报、月督察、周调度”工作协调机制,确保电商扶贫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将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目标实绩考核,制定考核方案,督促各地各单位各司其职,合力推进。
  (二)“四全”体系固本强基。一是健全电商服务体系。营造全域电商氛围,打造电商特色村镇,依托村级电商服务站辐射周边1-3个村,提供便民代买代卖服务,构建覆盖全域的电商网络,促进电商规模化、聚集化发展。该县1756家涉艾企业、市场主体全部触网线上销售,涌现出蕲艾堂、蕲仁堂、菩艾堂、大明古艾、千年艾等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企业26家,大批贫困户通过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融入蕲艾产业链增收脱贫。二是健全电商物流体系。为让贫困地区的环境、产品、旅游等优质资源变现,首要的就是加强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打通电商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方面抓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中小卖家、传统企业、贫困户提供视觉文创、企业代维、店铺诊断、品牌培育、营销策划、渠道对接、人才培训、创业咨询等服务,不定期举办京东资源对接会、阿里资源对接会,承接扶贫领头人培训、十佳好网货评比等活动。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大平台开辟蕲春扶贫频道,引进北京社员网解决莲藕、鲜鱼、柑橘、土鸡、菱角等生鲜时令季节性大宗农产品上行问题。另一方面抓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整合“四通一达”等主要快递物流企业,创建蕲乡达物流公司,创新实施“1+T”和“T+1”城乡双向物流体系。在每家村级服务站增设快递物流服务,为村民免费收件、补贴寄件,进村到户的物流快件实现当日送达。今年元至10月份,全县物流快递进港1176万件、出港836万件,上行同比增长30%。三是健全人才培训体系。普及贫困户电商基础知识,提高网络运用技能,积极引导贫困户融入蕲艾产业链,分享蕲艾产业增值收益,赋予贫困户发展新动能。一方面扶贫扶智激发贫困户创业意愿。借助淘宝商学院的讲师力量,校企联动、订单式培养,“零距离”精准培训贫困户。今年先后举办电商免费培训班18期、贫困户主体培训班56期,共培训电商、物流专业人才2万余人次。另一方面精准对接提高贫困户从业技能。采取提供网销信息、一对一指导、服务站对口帮扶等方式,提高贫困户营销能力。今年先后举办产销对接会、推介会、洽谈会、电商沙龙等12场次。双“十一”前,专题举办“卖家与电商专家面对面交流会”, 邀请电商大咖授课,帮助贫困户打造爆款。赤东镇杨潭村贫困户吕中良参加培训后,“双十一”网销蕲艾产品3.5万元,获利7000元。四是健全质量追溯体系。通过CRM系统对接淘宝、京东、微店等平台,为扶贫产品引入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探索提供政府背书服务,帮助无SC认证的农副产品进入大平台网销。今年已为涉农电商企业建立蕲艾贴、驹龙园茶叶产品溯源防伪体系。
  (三)“四型”模式创新发展。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四型”电商扶贫模式,有效改变了农业生产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状态,带动了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的转变。一是特色产业带动型。以蕲艾产业为核心,从田间到车间、从学校到企业、从工厂到市场,蕲艾产业精准对接贫困户1.7万户,打造了蕲艾产业扶贫发展之路。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李时珍医药集团、孺子牛集团、斯多赛尚、蕲艾堂等规模企业开辟网销渠道,精准帮扶贫困户实行订单代加工、保护价收购、提供就业岗位,带领贫困户融入企业发展产业链条,实现脱贫增收。孺子牛集团共安排100余名贫困户就业岗位,年销售贫困户代加工产品300余万元,户平增收2600元。三是服务网点带动型。以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为基础,建立覆盖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新农人、手工业者、贫困户的全域服务网络,完善农产品电商供应链,解决生鲜时令农副产品上行难等问题。今年全县356家村级服务站点已实现农产品网销48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平增收1100元。四是引领创业带动型。组织动员“药谷领头雁”、能人大户、返乡创业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安排就业、参股经营、兴办网店等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增收。返乡创业人员陈志强创办艾师傅科技有限公司,在家乡刘榜村建成570亩蕲艾基地,通过土地变股权,贷款变股金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其中:土地流转户平增收1000元,扶贫贷款分红增收3600元,同时务工月工资保底2100元。
  三、主要成效
  通过完善电商扶贫带动机制,对接城乡广阔市场,注重农产品上行建设,畅通商品流通渠道,拉动贫困户融入产业增收,促进了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通过打通双向物流通道,赋予贫困群体(个人和市场主体)获得信息和运用电子商务的能力,打破信息壁垒,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让贫困地区优质资源(环境资源、产品资源、旅游资源)“变现”,让贫困户享受电子商务发展的成果,利用电子商务把农产品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通过电子商务的新杠杆撬动了精准脱贫的硬骨头。
  二是实现了“扶智”向“扶志”的转变。加强对贫困户的培养和培训,既培养了新农人投身农村电商事业,也激发了有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既解决了农业农村人才瓶颈,也吸引了优秀人才返回农村、留在农村,依托电子商务进行创业,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激发了贫困户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就近就业的热情。
  三是实现了“种养大户”向“网红玫瑰”的转变。通过电商扶贫,倒逼农民提高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深挖地标优品、地标名品、特色产品的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借助“电商+精准扶贫”的契机,纳入区域公共品牌的营销体系,进一步做深做精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土货”变 “网货”。
  四是实现了“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转变。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充分发掘和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电商扶贫,用市场的办法、信息化的手段,及时梳理来自全国各地的供需信息,反馈给市场主体和农民个体按需生产,构建市场化的配套运营服务体系,创建“农户+市场主体+服务商”的模式,使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从业者互利共赢,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形成完善、可持续、多主体共赢的社会化运作和协作机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