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877阅读
  • 0回复

城市圈内口子镇经济生态探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天地人
 

发帖
2373
铜币
25189
威望
67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3

    出河南,走安徽,下江西,去湖南……武汉城市圈弯弓形的边界上,散落着湖北省几十个分别与豫皖赣湘毗邻的乡镇,人们通常称之为口子镇。

    今年7月以来,记者到分属阳新、通城、黄梅、蕲春、红安等县的龙港、麦市、北港、小池、檀林、七里坪等镇采访,发现这些口子镇与邻省口子镇的互动,通过地缘人脉的传统联系,从通婚、通商、通信息,发展到基层政府间跳出行政版图的联动;修路、建厂、搞边贸,民间的资源流动十分活跃。生机勃勃的口子镇,显现出一种别样的经济生态。

    “河南姑娘嫁湖北,想回娘家抬抬腿。”是红安七里坪镇檀树管理区(原为檀树乡)到河南新县箭厂河乡一带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老话。

    箭厂河乡与檀树相距仅3公里。1947年下半年,中原解放区决定将湖北的黄安(红安前称)、麻城和河南的光山各划出一片区域,成立一个新的县——新县,由河南管辖,原属黄安的箭厂河至此被划归河南。打那以后,两个乡的人尽管在不同的省生活,但并未对互相交往带来多大影响。

    据当地民政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两个乡的小伙子大姑娘相互嫁娶的比例始终保持在10%%以上,跨省夫妻的缔结带动了跨省家庭甚至家族的交往。本月初,箭厂河乡党委组织委员胡冕告诉记者:“箭厂河乡政府离七里坪镇政府有十几公里远,但离檀树仅一步之遥,我们任畈村的理河村民组就在湖北境内,100多村民打电话都是黄冈的区号,两边的百姓亲热着呢。”

    由于地相近,习相同,音相近,口子镇的边民们并未因不同省籍而生分,这种割不断的联系,在计划经济年代似乎只是为姻亲纽带的编织提供了条件。而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的作用开始通过通婚这个传统纽带,为双边经济要素的融合沟通提供着无尽的渊源,而与传统的物资集散中心相比,这种互动显得更具时代特征。

    黄梅县小池镇地处长江北岸,与九江市浔阳区一江之隔,虽分属湖北、江西两省,但小池人到九江可说是抬脚就走,停脚就到,而由此带来的两岸姻缘也不在少数。据知,每天清早乘公交车从小池前往九江的数千名送菜、打工、读书者中,大约有两成与九江人沾亲带故,而在九江集贸市场卖菜的小池人中,半数为九江人的姻亲。27岁的小陈在九江做木工活时,恋上了一位九江女孩,两人国庆节结婚后,小陈又领着父亲到九江一起干。不光在小池,在其他口子镇,“姻亲领进门,做事靠各人”的情况也较普遍。近年来,通城县麦市镇一位在外赚了钱的老板回村办厂,招收的员工中,来自江西修水县的有几十人,而这些打工者中许多都是通过麦市的亲戚介绍进厂的。

    通城县北港镇与湖南省岳阳县相思乡、临湘市詹桥镇相邻,镇党委宣传委员老杨告诉记者,在该镇与湖南毗邻的几个村中,约有一半人家娶了湖南人为妻,当然,也有近半数北港人家的女儿嫁作湖南妇。最明显的是雁门村,该村与相思乡的白若村一街之隔,计划经济年代,“跨省夫妻”们多半是逢年过节过省来探望岳父母一下。但改革开放以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到街上摆摊做边贸生意,有的甚至到街对面租下门面,省界两边的生意人中,省籍已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往往只能通过营业执照来辨别。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跨省夫妻”天然具有人脉优势,获取信息的渠道更畅通一些。

    地处大别山区的蕲春县檀林镇与安徽省太湖县弥陀镇互为口子镇,檀林的上界岭、碾下、刘全3个村与弥陀的下界岭、长林、铁林3个村接壤,近年来,两乡镇间男婚女嫁的比例达三成以上,每到集日,檀林的丈夫骑摩托到岳父所在的弥陀购山货,弥陀的妻子回娘家所在的檀林买日用品的事屡见不鲜。

    正因为民间交往的日益频繁,所以才有了相邻口子镇政府间的来往和联系。通城县麦市镇和江西省修水县白岭镇的计划生育、双边治安等定期交换信息制度已坚持了几年,而阳新县龙港镇和蕲春县檀林镇则经常就双边贸易和文化下乡等与邻省的口子镇进行合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