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中的感动,逆行中的力量。在一个小姑娘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医务工作者对救死扶伤医者职责的无限敬畏,也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对服务为民党员使命的大爱担当。

1998年出生的余鑫泉,是湖北蕲春县慈铭体检中心的一位医务人员。疫情来临的时候,她的爸妈在惶惶不安中也有一丝庆幸,女儿不用上一线,一家人不必再添一份担惊受怕,可以温馨地相守一起。

但满腔热血的余鑫泉可不这样想,抗疫防控战斗打响后,通过网络朋友圈,得知熟悉的朋友、同学、老师都奋斗在抗疫一线,而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自己,却只能宅在家中碌碌无为混光度日,她有一种没有作为的挫败感。
机会很快来了,2月4日,余鑫泉获知自己医院可以报名参加疫情防疫工作时,没有片刻犹豫。她豪情满怀地说: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场“考验”, 作为一名党员,我志愿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并非是空言,我有实践“入党誓词”的决心。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大医精诚敬畏生命”是我实习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训,也是我从医路上让自己恪尽职守的人生格言。国家有难的时候,我恰好有能力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需要让我感觉幸福!

2月11日,余鑫泉服从卫生局统一安排,来到蕲春县疫情最严重的乡镇——刘河镇,具体负责排查金郁社区的人员信息、监测体温等。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很严峻。此地早前已有几起确诊病例,一时弄得人人自危,彼此怀疑,感觉空气里都是紧张的气息。
余鑫泉没有退缩,满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给了她一往无前的勇气,当天便穿上防护服带上护目镜开始工作。
社区里的房子密集,这栋楼6层那栋楼7层,上上下下的一会儿就累得够呛。敲门登记、测量过程中需要不断说话,护目镜里总是一片雾蒙蒙的,弄得走个路都不稳磕磕绊绊的。但只要大家愿意好好配合,余鑫泉已是很知足了。
有一个家庭比较特殊,婆婆看病的时候不幸被传染了,留在了医院。爹爹又瘫痪在床,女儿一个人在照顾,一家人都很煎熬。
因为对新冠肺炎的本能恐惧,周边的人们对这一家非常排斥。这让原本深受疫情伤害的一家人更觉孤立无援,余鑫泉和社区人员刚上门时,她们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情绪的发泄口,言语抵抗激烈,极力排斥大家。余鑫泉默默忍受着没有放弃,继续每天准时上门测量体量,一面不忘询问一家人日常所需、生活有无困难。
慢慢地,这一家人的语气越来越和气,渐渐有温暖在彼此间传递。后来婆婆的女儿在社区群里,多次夸奖余鑫泉有耐心有爱心并竖起拇指为她点赞!
除了每天走街串户摸排人员、熟知变动情况,给大家测量体温,告知体温计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余鑫泉她们也是那里有需要去那里。政府发号施令,她们便会挨家挨户去分发宣传单传达到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她们会定期上门发放日常生活用品;收到爱心物资,她们会帮忙发放到户……

余鑫泉和金郁社区的人们逐渐熟络起来,大家有事也会主动向她求助。
有天清早,一位爹爹着急找上门来,说家里婆婆生病了,备有药但不知道怎么吃。这种非常时刻,一有风吹草动大家都是心惊肉跳的,余鑫泉赶紧往爹爹家里赶。先检测体温,还好正常,然后才放下心来询问婆婆的身体不适症状……

前几天有一位阿姨,给余鑫泉发消息,说自己咳嗽、喉咙疼、耳朵听不见想去医院。
余鑫泉不敢耽误,马上穿好防护服,上门带着阿姨去医院登记、检查、开药。那天天气特别闷热,包在防护服里的余鑫泉,身上直冒汗,护目镜上雾气腾腾的,最后一路磕磕跘跘的总算把阿姨带了回来。
临走时阿姨喊住了她:“美女,你每次都穿着防护衣,我都看不清你长什么样子,但真的很谢谢你!我昨晚在家疼得半夜起来一个人哭,我小孩在武汉我又不敢惊动他,只好麻烦你,我知道你每天好辛苦的,谢谢了!”
余鑫泉:说实话,刚来的时候,跟临床一线任务繁重、环境恶劣的工作者相比,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工作太过平凡。但收获的这一句句谢谢,一份份认可,让我开始意识到,原来再平凡的岗位也是可以发热发光的。我会继续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小事,为抗疫出力、为人民服务。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还没有结束,但我坚信我们有力量打赢这场战斗。中国加油!湖北加油!蕲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