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其中来自我们艾都蕲春的针灸(蕲春火针疗法)荣耀入选。

蕲春火针疗法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蕲春火针疗法是指流传于蕲春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将特殊针具针尖烧红后刺入人体特定腧穴或病变部位,以温通经络、散寒祛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地域特征明显的古老针刺疗法。

蕲春火针疗法源于中国古代民间所用之“大针”法,亦名燔针、焠针、煨针。形成于唐宋,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清末及民国时期。以蕲春籍太医韩泰和李时珍等医家为代表,以《本草纲目》和《奇经八脉考》等医籍为标志,理论体系较完备,针刺技艺精湛,传承五百余年,是大别山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广大民众所熟知和常用的治病法宝。
蕲春火针疗法常用于治疗淋巴结核、乳腺增生、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深受百姓喜爱。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蕲春火针疗法有促进损伤组织炎症吸收和修复,杀菌,消炎,镇痛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