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插立夏秧,稻谷收满仓。立夏时节将至,县农业农村局坚持多途并举,积极引导和服务群众抢插秧苗,扩大再生稻和早稻种植面积,确保今年全县粮食生产丰产增收。

犁耙水响春耕忙,在位于赤东镇酒铺村的蕲春县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 群众正在扯秧、运秧、打秧、插秧…… 农耕现场一派繁忙。

蕲春县绿色再生稻示范种植基地面积将近1.17万亩,涉及赤东镇酒铺村等十个村。在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基地实行统一集中育秧、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订单生产,一年两季再生稻实现“亩产过吨粮”,每亩种植成本节约200元以上。
赤东镇酒铺村全村2300亩田地全部种上了再生稻,每亩产量超过了一吨。

蕲春是再生稻种植大县,近二十万亩再生稻连续八年实现了“一种两收过吨粮”。取得这一成绩,品种改良、科学种植是关键。在再生稻示范种植基地的另一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用自创的“划格器”在稻田里划出标准的株行距,引导群众规范化种植,使每株水稻所接受的温光资源、肥效水平更加均匀,从而保证再生稻高产高效。

为应对今年新冠疫情对春耕生产带来的影响,县农业农村局坚持多途并举,一方面及时制定出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春季农业生产的指导意见,指导全县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春耕生产;另一方面结合农时需求,派出农技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引导和服务群众复垦抛荒田块,抢插水稻秧苗,扩大再生稻和早稻种植面积,确保今年全县粮食增产增收。

蕲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钱太平介绍, 通过目前调查的数据, 过去抛荒现在重新复垦的田块有3万亩,预计今年水稻种植的总面积会增加10万亩,蕲春县2020年粮食总产比过去会有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