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50阅读
  • 1回复

武汉城市圈获批试验区 满足武汉"大嘴"的需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2
    黄石:为武汉“大嘴”提供“食品”

    ——对话黄石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湘林

    黄石市是否具备“副中心”实力,有数字提供说服力。

    城市名片

    黄石市位于湖北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原武昌县,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县接壤。境内村村通公路,对外通往全国各地,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市区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宁沪;武(昌)黄(石)九(江)铁路,东连浙赣线,西接京广线;水路依托长江可出海。对外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在《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黄石市被列为“副中心”城市,并肯定了黄石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用王湘林的话来说,这对黄石来说,既是一种肯定,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

    数字证明“副中心”的实力

    长江商报:在城市圈内,黄石的整体“实力”如何?

    王湘林:黄石市是否具备“副中心”实力,有数字提供说服力。根据2006年圈内九城市统计资料,黄石主要经济指标如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列武汉之后,均排第2位;上半年外贸进出口突破6亿美元大关,也位居全省第二;GDP、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双双排在第3位。

    四个“一体化”全面对接

    长江商报:在城市圈“一体化”进程中,黄石做了哪些工作?

    王湘林:一、首先是产业一体化,重点发展与武汉产业配套的企业,如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高精度板材、化工等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接续产业集群。

    二、展开市场一体化对接,商贸合作成效明显。引进武汉多家大型商贸企业来黄石开分店,多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武汉的超市及市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同时还建立了武汉城市圈商贸信息交流制度。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主要有:阳新-大冶-武汉高速公路,黄石市物流信息中心等;装箱码头、十六码头和新建棋盘洲港区,促进城市圈水运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发挥工商管理一体化,促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

    满足武汉“大嘴”的需求

    长江商报:黄石如何做好与武汉产业的对接?

    王湘林:在与武汉产业对接上,黄石将在四个方面狠下工夫。

    一是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为武汉这张“大嘴”提供“食品”。譬如说,目前湖北市场年水泥需求总量约为4000万吨,省内缺口1000万吨,武汉是主要的水泥消费市场,而黄石华新集团是我国目前单厂水泥产量最大的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700万吨。二是大力推动产品协作配套,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武汉装备制造业享誉全国,黄石制造业基础扎实,中小企业众多,彼此互补性强,特别是在汽车船舶零部件、特种电缆、纺织印染等方面,双方“握手”的机会比比皆是。

    三是借助武汉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优势,大力发展贴牌加工。

    四是武汉高新产业的技术扩张已成为经济结构升级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而黄石具有承接这一梯度转移的地域和基础优势。

    大冶铁矿还可向武钢供20年矿石

    长江商报:在对接的同时,黄石如何寻求错位发展?

    王湘林:去年,作为武钢“粮仓”的大冶铁矿实施深度开采战略,探明深部可开采矿石2000万吨,可继续为武钢提供原材料服务20年。这是黄石在武汉城市经济圈中甘当配角,寻求“错位”发展的生动一例。此外,黄石冶金、建材、有色金属、矿产等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目前,黄石依托武汉寻求错位发展。已在通讯、冶金、汽车、商业等方面,与武汉合资建设了20多个项目,总投资近40亿元。

    本报记者王维博实习生陶文静刘丹

    鄂州:做融入大武汉的先行者

    ——对话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吴友安

    融入大武汉、实现大发展。

    城市名片

    鄂州,地处武汉东郊,处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现辖鄂城、华容、梁子湖3个县级区及长港办事处。国土面积1504平方公里,人口102万。鄂州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城市。山、水、城浑然一体,西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洋澜湖、梁子湖、红莲湖更是旅游、度假胜地。

    作为武汉市东部近邻,鄂州会如何定位自己在城市圈的作用?城市圈的形成,又将给其带来哪些机遇?11月6日,本报专访了鄂州市发改委主任吴友安。

    做最宜居城市

    长江商报:在城市圈里,鄂州是如何定位的?

    吴友安:鄂州应该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中起到先行作用。从区位条件看,鄂州地处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圈层,与武汉地域相接,具有快速接纳武汉辐射并向鄂东地区传递的功能,从发展基础看,鄂州应成为武汉城市圈“最适宜人居、最适宜创业、发展最快的中等城市”。这既是鄂州在武汉城市圈中的城市定位,又是我们致力追求的工作目标。

    长江商报:目前,鄂州市有哪些产业优势?

    吴友安: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鄂州市不仅已经形成采掘—冶金—轧制一条龙的冶金产业体系;而且全国第一家国家火炬计划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落户鄂州,“中国药谷”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集群;以吴王古都、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和红莲湖旅游休闲区为主体的旅游产业也颇具规模。2006年,鄂州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8.3亿元,全地域财政收入达到21亿元。

    融入大武汉

    长江商报:鄂州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在城市圈中的作用?

    吴友安:鄂州将切实发挥好三大作用,即:接收武汉辐射向鄂东扩散的传导作用;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示范作用;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对武汉城市圈整体实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离线爱情浪子

发帖
3545
铜币
37015
威望
59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12-12
    长江商报:鄂州在推动城市圈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吴友安:从2004年始,鄂州市委、市政府就将“融入大武汉、实现大发展”作为全市的中心工作。3年来,全市上下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取得了明显实效。最近,我们又明确提出了“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思路,不遗余力地推动规划、交通、产业、市场、环保等方面的对接,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长江商报:您觉得城市圈的发展还需要哪些完善,您有何建议?

    吴友安:鄂州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了快车道,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阻碍了鄂州区位优势的发挥,二是政策上的不平等,如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未统一前,东湖开发区企业享受17%所得税率,鄂州葛店开发区则为33%,三是工业用地远远不能适应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需要。

    本报记者尤义

    黄冈:期待行政审批“绿色通道”

    ——对话黄冈市发改委副主任、融圈办主任方永远

    城市名片

    黄冈位于湖北省东部,京九铁路中段,长江中游北岸,是一座正在崛起中的中等城市。全市现辖11个县市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713万。改革开放以来,黄冈市的经济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京九铁路建成通车,给黄冈市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黄冈市立足实际,重点推进规划、产业、市场、交通、项目、信息、政策、服务等八个方面的对接,尤其是在不断深化与圈内城市特别是武汉市的产业、项目对接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该市与武汉市及圈内兄弟城市共达成合作项目72个,投资金额117.66亿元,当年到位资金72.47亿元。

    打造食品饮料之“航母”

    长江商报:黄冈有哪些优势产业?

    方永远:黄冈的优势产业主要是交通基础设施、农产品深加工、旅游、文化教育等方面。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武麻、武英及大广高速公路等总投资100多亿元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年内开工,为黄冈快速入圈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

    在农业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方面,今年6月到我市投资6.5亿元,与先行来黄冈的娃哈哈、汇源、太子奶等企业集团会师,联合打造黄冈食品饮料之“航母”。

    在旅游文化建设方面,通过与武汉部分旅游企业集团合作,达成近30个项目合作协议,协议投资金额30多亿元。

    做好优势产业的对接

    长江商报:在推动城市圈融合方面,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方永远: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方针,把工作重点放在优势产业对接上。着力推进黄冈农业、工业、旅游和劳务等四个方面与武汉城市圈、特别是武汉市的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

    (一)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对接。一是建立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指导、引导我市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依托武汉大型销售企业和龙头加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或重组整合,在黄冈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分步实施工业产业对接。依托武汉市汽车产业中心和化工基地建设,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和乙烯下游产品的产业对接。

    (三)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对接。

    (四)切实抓好劳务市场对接。

    建立圈内“绿色通道”

    长江商报:对于武汉城市圈建两型社会有何建议?

    方永远:重点是要协调统一圈内各项政策,逐步消除行政体制障碍。对圈内各城市在土地利用、市场准入、行业管理、户籍制度、教育培训、人才流动、社会保障、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电信等方面的政策要协调一致。

    一是圈内各城市同享国家支持中部崛起优惠政策。

    二是健全行政管理机制,尽快建立一个高层次、强有力的协调机构,对圈内各项改革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监管。在圈内城市间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实行行政审批互认。

    此外,黄冈作为武汉城市圈中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包括在项目的摆布上,给予适当倾斜。

    本报记者王维博通讯员尹攀

    咸宁:城市圈里的能源后备仓

    ——对话咸宁市市长黄楚平

    城市名片

    地处华中腹地,通称“鄂南”,素有“湖北南大门”的美称。现辖一市一区四县。

    咸宁物产富饶,沃土藏金。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金、镁、锌、煤、大理石等贮量丰富,瓷土、矾、云母、钨、锑等遍布全市各地。其中煤炭储量近亿吨,年开发量在百万吨左右。

    咸宁市市长黄楚平表示,在武汉城市圈的九个城市里,咸宁的能源资源优势是最突出的。拟建的通山抽水蓄能电站、九宫山风电场二期14万千瓦电站、崇阳大湖山30万千瓦风电场、即将上马的赤壁火电场二期200万千瓦机组、咸宁石煤开发及发电等项目,到2020年,咸宁市年可输出电力达到480亿千瓦时以上。

    其中,今年4月勘探发现的嘉鱼牌洲湾天然气田,一旦探明实际储量,对能源资源紧缺的城市圈来说,无疑具有极其重大影响。上述项目建成后,使咸宁市成为武汉城市圈及华中地区的新的重要能源基地。

    在交通方面,咸宁也有较明显的优势,沪蓉高速、京广铁路等穿越全境。

    为了融入武汉城市圈,咸宁也做了一些努力,其中,教育、医疗方面成效较为突出。现在,武汉的高中可以到咸宁选拔优秀学生到武汉就读。按规定,武汉的医生评中级职称,需要到农村或基层医院挂职锻炼一年的经历,以前,只能在武汉郊区进行。现在,到咸宁挂职也可以得到承认。  (长江商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