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继电话、电子邮件之后的第三种现代通信方式,即时通信如今已彻底融入了人们的生活。随着产业融合步伐的深入,通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亦逐步参与进来,各种增值服务已逐步凸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通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如何博弈?产业发展趋势如何?如何解决产业发展带来的种种安全问题?本报9版、10版、11版推出“即时通信”专题,敬请关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即时通信也在向移动化扩张。即时通信正逐渐改变人们传统的联系习惯,超过四成用户认为即时通信是“最主要的联系方式”。同时,由于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原因,超过六成的用户减少了对电子邮件的使用,超过七成的MSN用户和近2/3的QQ用户减少了对电话的使用。
到2009年高达80多亿元的市场预期和3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以及基于此上巨大的电子商务以及增值业务空间,无一不深深触动着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神经。随着2007年数以千万计的用户跃入“飞信”的战壕和最近互联网搜索企业百度的悄然进入,即时通信领域一时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近日中国电信的正式宣告进入,让四大运营商在即时通信市场全部到齐,使得即时通信市场显现出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并立割据的局面。
优势和目的各不相同
随着WEB2.0的兴起,即时通信工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信软件,而是逐渐成为了网民进入互联网社区的门户。百纳咨询师许政为《中国电子报》记者分析道,百度作为目前中文搜索引擎的领先者,先后推出了空间、贴吧等产品。其也自然希望在WEB2.0时代将其互联网门户业务继续做大做强。
当记者针对即将推出的即时通信业务对百度进行采访时,百度的新闻发言人称:“目前只能确定即时通信业务的推出这件事,具体情况目前不方便透露,但是在一个月之内将会公之于众。”
中研博峰咨询顾问昌自立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百度之所以要参与到这个市场化中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要想在与谷歌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就必须保有并增加高忠诚度的用户群体。而介入即时通信领域就是百度通过技术投入抓住用户的发力点之一。目前百度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两大领域是搜索和社区,如果百度能为忠诚的社区用户提供一种更便捷的交流方式,打通用户在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和即时传递信息之间的通道,那么现有百度用户的依赖度和体验感觉都将得到较大提升。应该说这是百度介入这个领域的主要动因。
相对于运营商而言,百度深谙互联网行业运营之道,其互联网业务的运作经验比运营商要丰富得多。另一方面,百度在互联网用户中拥有较高的美誉度和品牌知名度,凭借其在中文搜索领域75%的市场占有率和旗下如搜索业务、空间、贴吧等众多成熟产品,均可以与自身的即时通信产品形成协同效应,这一点也是缺乏互联网业务基础的运营商无法比拟的。
但是,目前运营商正处于向数据业务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即时通信工具分流了一定数量的通话业务,运营商的进入可以得到一部分原本流失的收入。另一方面,作为良好的平台和便捷的通信工具,即时通信的推广有利于运营商开展更多的增值业务。
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在飞信商用时的一席话道出了运营商进入即时通信市场的真正原因:“飞信业务正式投入商用标志着中国移动的通信增值服务向多元、综合、多功能方向迈进的一个新里程碑。飞信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超越了即时通信工具,成为一个基于个人即时通信的新型信息平台,人们不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沟通,还可以实现游戏、查询、音乐、可视电话等综合服务。”
竞争还是合作?
即时通信市场与其他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微妙关系。以腾讯为例,其通过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和分成,在运营商的网络上运行手机版本qq的同时,又与移动运营商自身推出的即时通信业务存在竞争关系。
“用户并没有理由在自己桌面上再添加一个即时通信软件。”昌自立表示,“飞信的推广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固网运营商推出的即时通信业务却显然面临困难的境地。”